锦上添花谁不会,雪中送炭才珍贵

2025-04-1602:30:15创业资讯0

《了凡四训》是一部自明末至今在中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籍,它并非佛典,而是袁了凡为教育其子而撰写的一本家训。

袁了凡,这位明代江南人,名黄,字坤仪。他创作的《了凡四训》正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殷切。原本名为《训子文》,后来为启迪世人便更名为《了凡四训》。这部著作分为四个章节,融合了儒、佛、道三家学说之精髓。

第一篇“立命之学”,强调了人的命运并非完全被命数所束缚,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创造。第二篇“改过之法”,提醒人们从小处着手改过,避免大的过错。第三篇“积善之方”,则强调多做善事、助人为乐,善事积累多了,命运自然也会有所改变。第四篇“谦德之效”,提倡与人相处要谦虚,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曾国藩读后深受启发,改号涤生,并将此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之书。其中一句劝诫来自明朝的著名学者崔子,了凡先生借此语告诫其子:做好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是否能够真正解人危难。

这部著作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拥有千金财富的人必然有其非凡的才能与品质,而面临困境的人也有其特定的命运。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成就大事者必有宽广的胸怀与度量。即使在顺利之时,人们也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不被眼前的荣华富贵所迷惑,为长远的人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弟子规》中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告诉我们不要妄议他人之短,要包容他人的隐私。我们应该向他人学习其优点和长处,并赞美他们的善行。我们也应该保持内敛的德行,避免炫耀,因为“徳不外秀,财不外露”是的传统美德。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学会谦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才能成就大事。而真正的改过之道在于从心改过,只有心灵真正发生改变,过错才能真正消失。做人要有羞耻心,这是成为圣贤的关键。

《了凡四训》被许多名人奉为人生宝典,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宝典”和人生必读的智慧之书。袁了凡先生的一生充分说明了行为决定结果、志向决定收获的道理。他的书中充满了为人处世和劝人向善的智慧。

品读《了凡四训》,仿佛在一盏茶、一本书、一把椅、一个下午的时间里,通汇人生真谛。推荐读者购买这套四册的《了凡四训》,仅需99元,物超所值,值得一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