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三里湾在哪里

2025-04-1603:48:43创业资讯0

阜阳,古称为颍州,坐落于皖北平原,水系丰富。颍河自西北奔腾而来,至三里湾处,一湾碧水向南东流淌。水波荡漾间,孕育了桨声船影,催生渡口繁忙。这些渡口边,诗意盎然,留下一幅幅令人怀旧的画卷。

渡口,昔日人称津渡、渡头或渡口,是水边供船只停靠之地。而今,渡口犹如一幅渐渐淡去的画,让人感慨时光荏苒。位于阜阳城东三里湾的新渡,是宋代著名的渡口之一。溯流而上,可直达开封。历史上的文豪如欧阳修、苏轼等人在颍州为官时,都曾在此渡口迎来送往。如今,千年的渡口因桥梁的兴建而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只留下一个古老的名字。

走近颍河,追寻那被宋朝颍州人称为新渡的地方。那时,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此登船远行。如今,挥手送别的人已不见,船只、船桨和旅人也随流逝的流水消失在岁月长河中。现在只能听到水拍河岸的声音,看到斜阳照水的景象。古渡口静谧而寂寞,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尽管千年已过,我们仍可通过文史资料想象宋朝颍州渡口的模样。例如,渡头的杨柳青青,枝枝叶叶都充满离情。翻开的文化史,我们会发现古人对环境的要求比今人更高,更讲究环境的品味。他们在建造居所、茶社、戏楼、园林时,都遵循当时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取向。就连送别之地,包括长亭、短亭、渡口以及渡口边的建筑,都按照文化品味进行营造。而美化环境最重要的除了建筑就是植物,所以渡口种树成为了一种必然。

柳树喜水,适合近水栽插。在颍河渡口,人们遍植柳树,形成了优雅的环境。“柔丝拂水,横斜枝曼”,正如《诗经》所描述的那样,让人万般怜惜。如今,这些柳树依然矗立在渡口岸边,只是多了几分苍老。遥想当年,面对这样一个树木葱郁、画意横生的渡口,的确让离别者留连忘返。

渡口不仅有树,应该也有客舍。一如当年苏轼送欧阳修的第四子欧阳季默到开封时的客舍。这些客舍或并排两三间茅舍,或独立成院落。有了这样的遮风挡雨之地,远行者在离别时就能提前到达渡口,从容等待,避免因时间仓促和离别伤感而误了乘船。

阜阳古韵犹存,颍州之名久负盛名。这片土地傍水而建,水系蜿蜒流淌。颍河自远方奔涌而来,三里湾处碧水环抱,孕育出诗意般的渡口画卷。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