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所强调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了事前谋划、预计结果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同的目标和状况需要采用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
一、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在市场化社会,企业为使产品或服务符合市场需求,需要采用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此模式以销售预测为基础,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其预算体系包括销售、生产、供应、成本、利润和现金流量等预算。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快速成长型企业、市场增长期企业及季节性经营企业。优点在于符合市场需求、减少资金沉淀、提高市场占有率。但同时需注意产品过度开发、忽略成本降低和过度赊销等风险。
二、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伴随多样化经营,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在多元化产业集团中尤为重要。此模式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广泛动员各方面积极性。其特点是由资本纽带维系母子公司关系,以利润指标考评分公司。此模式适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及大型集团的利润中心。优点在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综合盈利能力。但需注意防范短期行为、冒险行为和虚假行为。
三、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该模式将成本作为预算编制和管理的核心,通过设定目标成本、分解落实目标成本、实现目标成本的过程进行成本控制。适用于产品处于市场成熟期、现金流稳定的企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的成本中心。优点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采取低成本扩张战略。但需注意在控制成本的不要忽视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
四、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此模式主要依据企业现金流量预算进行管理,现金流量是这项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关键。适用于产品处于市场衰退期的企业、财务困难的企业和重视现金回收的企业。其优点在于增加现金流入、控制现金流出、实现资金收支平衡、摆脱财务危机。但缺点在于预算安排资金较少,可能不利于企业高速发展和错过有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