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山之上的风云变幻
宋江自上山后,便开始着手招安之事。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招安这个目标而努力。
杨雄和石秀上山,晁盖听闻时迁假冒梁山好汉行偷鸡摸狗之事,勃然大怒,对杨雄和石秀欲杀之而后快。宋江及时阻拦,表示此事不关杨雄和时迁的事,并强调此举不利于招揽好汉。
从这件事开始,晁盖与宋竞争日渐白热化,最终晁盖在这场竞争中彻底败下阵来,连吴用都公开转向支持宋江。
晁盖崇尚精英路线,注重梁山好汉的“品相”,而宋江则着眼于做大梁山盘子,吸纳各种人才以作为与博弈的。无论是时迁还是后来的梁山渣男董平,都被宋江纳入梁山阵营,甚至强行将董平列入“梁山五虎将”,而把与有矛盾的踢出去。
林冲与高俅的矛盾深重,宋招安自然不会让他成为“梁山五虎将之首”。同样,被高俅一脚踢入江湖的,也无法得到公正待遇。
《水浒传》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言行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利益需求)。看似矛盾、不合理之处,实则都是利益纠葛。
对招安有帮助或没有阻力的梁山好汉,在排位和职务上大都得到了好待遇。比如关胜、呼延灼等。而林冲、等人因与矛盾较深,尽管武功高强、立下赫赫战功,却难以得到应有地位。
公孙胜逃离梁山、吴用反水支持宋江,都是因为看清了宋江上梁山的真正目的。他们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如今看来,梁山108将既是利益捆绑,又各怀所需。接下来,我们将看到他们如何在嚣张与认怂之间游走。
二、鲁智深的智慧与嚣张认怂
鲁智深带着二龙山人马加入梁山后,决定去少华山邀请史进加盟。他得知史进已被华州的贺太守。鲁智深不顾劝告,单身赴华州营救,结果也被活捉。
这时,鲁智深表现出了他的嚣张放话:威胁贺太守不敢杀他,否则梁山的江州的后果将重现;提出了三个看似不可能达成的和解条件;最后强调若贺太守听从他的条件,便是佛眼相看,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