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啊”到“飞猪旅行”,历经两年时光,我们见证了其蜕变与发展。如今,它已走过了不平凡的两年旅程,会员数超过两亿,日均访问用户数达到惊人的一千万。在短短几年间,其GMV也突破千大关。尽管团队规模不到,但他们却凭借高效协同,已经稳坐在线旅行市场的第四把交椅。
这个时代的“飞猪”品牌横空出世,确实令人瞩目。为什么要放弃原本熟知的“阿里”或“淘宝”标签呢?阿里的电商生态一直在背后支撑其崛起,为其提供流量、用户以及商品和服务。而支付宝更是作为强有力的后盾为其赋能。“飞猪”的崛起离不开整个淘宝生态的支持。
阿里推出“飞猪”品牌,标志着其在在线旅行市场的战略布局进入了新的阶段。就像其此前的策略一样,先占领市场份额,然后再进行独立运营。“飞猪”不仅仅是名字的变更,更是阿里在线旅行市场战略独立的重要标志。通过这一变革,阿里进一步展示了其对在线旅行市场的深远布局与理解。
国内在线旅行市场在过去两年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大巨头纷纷通过资本与产业整合来应对市场变化。携程的一系列并购行动背后,既有巩固市场地位的需求,也有对抗阿里“飞猪”的压力。面对“飞猪”的挑战,携程通过并购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以应对持。
从格局上看,国内在线旅行市场最终将形成两强割据的局面:携程与“飞猪”。面对携程的并购策略,“飞猪”选择了持路线,步步为营,利用阿里的生态优势来围猎市场。而携程的弱点在于品牌老化、国际布局不足以及业务过于集中在“出行”而非“旅行”。针对这些弱点,“飞猪”致力于打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专注于出境游市场,迎合消费升级趋势。
事实上,“飞猪”这个品牌早在几年前就被阿里注册保护。经过几次品牌调整,最终确定了这一年轻化的品牌形象。阿里的在线旅行业务分为两块:面向企业差旅服务的阿里商旅和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休闲度假品牌“飞猪”。两者的组合形成了对携程的全面围堵。
阿里的决心源自对未来市场的深刻洞察。他们看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他们知道,只有抓住年轻人,才能抓住未来的市场。“飞猪”专注于年轻人市场,致力于打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提供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