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在经历着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呢?是反复发烧、痛,还是胃口不佳、精神折磨?无论哪一步,你们都不孤单。因为,我们都共同经历过这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难受的不仅仅是病痛,还有精神上的煎熬。明明知道要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来增强抵抗力,但胃口却不听使唤,无法下达“有胃口”的指令。平时最爱的“电子榨菜”翻了一遍又一遍,却难以咽下。这时候,或许可以试试“电子炸鸡”了。
提到《风味人间4》,这部老味道回归的作品无疑会勾起大家的食欲。每一季都令人期待。以前的《风味人间》被老外称为“美食片”,这次,手锤搓打、刀抹面片的精准音效,仿佛让人置身于厨房而非案板上。一部美食片,硬是拍出了武侠片的质感。
本次的主题为“谷物”,也就是人餐桌上的主角——饭桌上的永不缺席的主角。第一期讲述的是“麦”的起点,从一颗颗饱满的麦粒,到饭桌上各式各样的美食,要经过多道工序的锤炼。每一拳揉面都要力道精准,重复的单调动作就像武人习得绝世武功前的沉淀。
除了这种技术流,还有基于“耐心”的技术。第二集讲述稻米的故事。广西,米粉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米粉面团的发酵过程需要潮湿炎热的天气,经过一夜的发酵后,面团微微发酸,燃起灶火煮熟,再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最终成为我们熟悉的米粉。
一种对小麦的“折磨”方式是做成面糊炸。比如花园小鱼和天妇罗,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内容物的不同以及火候、手法的讲究。
更高阶的修炼,是让麦回归原型——糖。麦芽糖的制作过程,真的如同文章中所说,是用长芽的麦子做的。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最后拌上糖霜金桔、芝麻碎,成为孩子们的最爱——藕丝糖。
吃的点完,还缺点喝的。来点酒!不管是的白酒还是威士忌,酒都是侠客必备之物。全球大部分酒的原料也是谷物。《风味人间》里,威士忌的制作过程与特色被详细展现。在青藏高原,严苛的生存环境让青稞成为酿酒的最佳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和时间的沉淀,青稞酒便成为新年最吉利的装饰。
《风味人间》所展现的不只是食物各个角度、各种机位的演绎,更是食物背后的人与人情。从传承、帮扶到江湖的包容,《风味人间》都在讲述人与食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每一口食物都是对前人的一种致敬和对生活的热爱。所以饿了的时候,就点个外卖吧!享受这份来自食物的美好!在土耳其,这些小巧的饺子简直是迷你版的佳肴。只需用两根指头轻轻一捏,便能轻松掌握。小小的馅料,只需轻轻一抿,封口则用十字手指轻松完成。这种小饺子,即使是胃口大如Sir,也能一口气享用十个。
意大利人总是能玩出新花样。他们使用压面机制作出一整块面皮,再将两片面皮叠在一起,用特制的花刀滚出精美的花边。这些饺子的馅料通常是菠菜泥和奶酪的完美结合。这种意式饺子,风味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介绍这么多美食,是不是已经让你心动不已?别急,别急。在Sir看来,《风味人间》这部作品的深意,不仅仅在于让我们增长美食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它借助食物的力量,帮助我们找回生活的本味,找回平凡生活中的韧性和美好。
此时此刻,无论你是正在经历病痛,还是已经康复,Sir都想告诉你,不必急于追求味觉上的刺激。如果你正在经历病痛,建议先尝试清淡的食物,毕竟此时重口味的食物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如果你已经康复了,也不必急于报复性地大吃大喝。相反,更应该珍惜每一个能好好吃饭的时刻。因为这是我们人生中最真实、最可控的享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