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会(简称“绿发会”)一行人前往白洋淀湿地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基地负责人王老师的引领下,绿会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基地在野生动物救助和自然科普教育方面所做的众多工作,尤其是关于牛奶盒回收再利用的出色表现。
从2019年起,白洋淀湿地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就开始积极关注以牛奶盒为代表的纸基复合包装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基地推动这类包装物的规模化回收,并通过完善的回收、运输和再加工等环节,有效地促进了可回收物的循环再利用。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基地对环保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在基地的积极倡导下,“集盒行动”得到了众多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从各地中小学校回收来的牛奶盒,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处理流程,被成功转化为纸浆、塑料、铝粉等多种工业材料,进一步用于生产多种再生产品。这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次成功的跨学科合作和社会实践。
白洋淀湿地自然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在野生动物救助方面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例如,他们成功救助了一只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隼,并在其身体状况恢复、达到野放条件后,将其成功放回自然。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基地的科普教室在暑假期间成为孩子们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的重要场所。孩子们在这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