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继续为大家分享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的实务案例。以我曾经就职的一家欧洲机械产品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例,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精准核算低值易耗品的出库成本。
一、定义与概述
低值易耗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消耗性物品。这些物品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辅助低值易耗品、工具、维护修理用品、劳保用品等等。若这些低值易耗品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比如超过10%,那么对其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背景介绍
这家企业主要生产集装箱用锁具,分为注蜡、模壳、熔炼和后整理四个独立车间。每个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不同的低值易耗品,如石蜡、硬脂酸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成本,精准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成本至关重要。
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与分配流程
1. 确定摊销方法:采用实际领用时一次性摊销的方法,涵盖所有类型的低值易耗品。
2. 在每月结账周期内,确保所有低值易耗品的出入库记录都已录入完毕,包括入库单和出库单等。
3. 仓库需提供当月结账周期内的低值易耗品出入库汇总表,包括期初、当月入库、当月出库和期末在库的数量和金额。特别需要区分生产领用、研发领用以及低值易耗品的销售。
4. 财务部门需仔细核对仓库提供的低值易耗品入库明细与取得的明细,对于未取得的入库进行暂估处理,并预估采购单价。在此基础上,形成低值易耗品的入库汇总表,包括数量、单价和金额,并与账面数据进行核对。
5. 选择适合的结转低值易耗品成本的方法,这里采用加权平均法。根据此方法计算当月低值易耗品的出库金额,包括生产领用、研发领用以及销售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6. 计算产品的期末在库金额和单价,并与账面数据进行核对。
四、会计处理细节
1. 对于当月已取得的低值易耗品入库,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应付账款-开票款(供应商名称)
2. 对于当月未取得的低值易耗品入库,进行暂估处理: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供应商名称)
3. 当月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领用)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低值易耗品(研发领用)
其他业务支出-销售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销售)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4. 定期进行账表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附:相关表格与文档
《成本核算表》操作手册
《成本核算表》原材料收发存表
《成本核算表》BOM表(物料清单)
《成本核算表》产品与半成品收发存汇总表
《成本核算表》各项分配表和成本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