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从来都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但在表达这个决定的时候,言语的掌握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争个输赢,而是让双方都能体面地离开。
一、选择合适的时机
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往往比说什么更重要。避开公司的重要项目执行期和领导情绪低落的时刻,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时刻,私下与领导进行约谈:“领导,我最近想和您聊聊关于我的职业规划,您看什么时候方便?”这样的方式给领导提供了心理缓冲,避免了因突然的而引发的抵触情绪。
二、理由的表达
在表达离职理由时,要“软着陆”,避免把话说得太死。
- 错误的说法示例:“工资太低,加班太多,我实在是无法继续下去了。”
- 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结合客观事实和个人需求来进行表达,如:“这几年来在团队中我学到了很多,但现阶段我的发展方向更偏向于XX领域(比如家庭的需要、深造的机会或是跨行业的尝试),我想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机会。”如果打算跳槽到同行业公司,可以加上:“您放心,我的职业道德一定会让我守住底线,绝不会动用公司的任何资源。”
三、情感的把握
在离职交流中,要表达感谢,但不要过度煽情;要坦诚相告,但不要全盘托出。
1. 感谢的表达:开场先感谢领导的指导和信任,用具体的项目和真实的感受来增强说服力。
2. 坦诚相对:被问及离职原因时,要聚焦在自己身上,避免触及敏感话题。当被追问是否对公司有不满时,可以回答:“其实团队氛围很好,主要是我个人想尝试XX方向。”被问及下家信息时,可以进行模糊处理并转移焦点。
四、留下后路与价值
在离职时,要留下后路但不要显得过于功利。
1. 主动递阶:即使离开了公司,仍然可以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寻求前同事的协助。
2. 长期维护关系:离职后的面谈后,可以通过微信发送消息:“今天聊完心里挺不舍的,以后常联系!祝团队再创佳绩!”
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雷区,如不要抱怨、不要比较、不要轻易承诺。
五、优雅退场的策略
1. 阶段性地保持联系:离职一个月后,可以分享行业动态给前领导,或者在前同事生日时送上一杯咖啡并附上怀念一起加班的卡片。
2. 提供价值:当公司需要行业资源时,可以主动提供帮助,如介绍专家、对接资源等。当前领导晋升时,可以发去祝贺的信息。
六、人脉的价值
职场中的人脉本质是价值交换。要定期梳理自己能为前公司或同事提供的帮助(如行业信息、人脉资源等),这样对方才可能在需要时伸出援手。比如销售总监离职后仍不忘为前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得到了前老板的认可并重新聘请;95后的运营人员通过向前领导寄送自己的新品试用装来维护关系,最终得到了前领导的投资支持。这都在告诉我们:职场中没有永恒的同事关系,只有永恒的利益共同体。学会优雅退场的人永远都有回头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