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仔糕卖2元1个亏不亏

2025-04-1723:47:45创业资讯0

在夜幕低垂的佛山,灯火初上的场景里,各式摊位正悄然崭露头角。不论是热衷于品茶的食客,还是寻找生活新意的年轻人,都能在熙攘的夜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热闹。

晚上10点,夜色已深,小泉的茶饮摊位前依旧人头攒动。他手法熟练地加入柠檬、冰块,用糖浆和红茶调制出9元一杯的柠檬茶。小泉是佛山众多摊主中的一员,今年以来,“摆摊”已经成为年轻人群中的热门话题。在抖音上搜索“佛山摆摊”,相关话题短视频播放量超过600万次。

一辆改装的摊车、一块木板、一叠食品或小商品,就足以撑起一门生意。在这个消费高度数字化的时代,摆摊这项传统的营生为何在年轻人中走红?它所贩卖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体验。

“一晚能卖一千多”,这是当前社交平台上常见的摆摊经验贴中的描述。摆摊真的像网上说的那么容易吗?其实不然。斌和他的两位朋友正在乐从东村市场经营一个炸串档,他们每天下午四点半出摊,直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才收档,努力赚取的并不总是高收入,但更多的是一份坚持和对新生活的追求。

像斌这样的摊主在佛山有很多。在天桥下、滨河边、地铁口等人流密集处,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有的选择简单的食品摊位,有的则注重营造氛围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张章是一位简餐摊主,她在南海桂城地铁口出摊贩卖三明治、饭团等食品。她每天都会花时间准备食物,总结经验,并不断改善提升自己的手艺。她希望通过摆摊过上另一种“自在的生活”。

还有一些年轻人怀揣着创业梦想,希望通过摆摊挖掘商机。比如钟继坤,他曾在惠州一家企业工作,受影响后决定来佛山摆摊。他会在傍晚时分驾车来到君兰河堤后段,支起鸡尾酒摊,享受摆摊的自由和乐趣。虽然出摊时间不长,但收益却令人满意。

摆摊自由度高、氛围感强,这让许多年轻人乐在其中。一些年轻人甚至辞职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小泉原本拥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在一家国企担任工程师,然而他选择换一种生活方式,与朋友小白做“走鬼档”。他们每天忙碌于出摊和收摊之间,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快乐。

如今,摆摊、市集已经成为佛山年轻人争相追逐的一种潮流生活方式。不仅在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专门的市集情报账号发布信息,而且各大园区商场也纷纷计划打造摊位市集。市集的兴起背后是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升级,是年轻人对创意与烟火气的向往。

摆摊、市集等新消费模式的崛起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课题。为了平衡地摊热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佛山正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办法。比如要求摊贩“持证上岗”,采用凭许可证入场的方式规范市集秩序。

摆摊、市集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它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创意,也反映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在追求自由、创意和乐趣的也需要我们思考如何让这种模式更加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