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序言》作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纪念其已故丈夫赵明诚的《金石录》所写的一篇序言,不仅是一篇自传性的文学散文,更是一篇情感深沉、句式优美的佳作。全文近两千字,句式长短交错,如诗如画,打破了诗歌格律的束缚,展现出词人非为文而造情,却文自工来的卓越才华。本文从多个角度描绘了词人与赵明诚的生活轨迹,以及对他们共同热爱金石学、书画的深厚感情的叙述。
在北宋末年,社会不安。赵明诚与李清照时刻关心时局发展,他们不仅为前途和命运担忧,也为自己收藏的文物担忧。生活的种种变故却接踵而至。建炎三年,赵明诚离家赴任,二人分别之际的谈话让李清照深感痛心。而后丈夫的离世、文物的散失更是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但即便如此,李清照仍全身心投入到《金石录》的整理当中,以文字寄托哀思,抚平心灵的创伤。
这篇序言中,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伉俪情深与南渡时保护文物的艰辛、丈夫亡故、文物散失的悲伤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词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序言中也隐晦地表达了对男权社会夫权大于天的抗争。尽管李清照身为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她仍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
序言中不乏对夫妇二人早年生活幸福、金石书画聚散的回忆,也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深切悲情。这种悲情并非空洞无物,而是融入了词人与赵明诚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序言中还体现了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情厚意与对他一生心血的尊重与怀念。
在创作上,《金石录后序》打破了传统序言的写作模式,以情感为主线,将夫妇二人的生活、爱好、情感、遭遇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语言优美,句式多变,既有长句的流畅,又有短句的精炼。序言中还体现了词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她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思想的变化。
《金石录后序》是一篇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的佳作。它不仅记录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更体现了词人在社会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篇序言的创作是李清照文学创作思想风格开始变化的一个开端,也是她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