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表明,那些在心理方面经常陷入胡思乱想、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人群,从性格角度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高度敏感的人群。
这类人群天生比普通人更加敏感,他们对于外界和内部的各类刺激及信号都有着更为敏锐的反应。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内心世界异常丰富。
他们的内心活动极其丰富。即便是微小的事情,他们也会在内心上演一出出情节丰富的“小剧场”。他们富有同理心,常常过度考虑他人的感受,习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生怕自己有疏忽之处,或是做得不够好,因此经常过度揣摩他人的想法。
他们过度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评价,甚至会过于解读人际间的微妙信号。有时,他们会将这此信息放大,容易因此受到情绪上的刺激,表现出过度的自尊或自卑。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很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与人交流时,别人的一句随意玩笑,他们都会反复回味,怀疑对方是否话中有话。有时,他们会当真,并深入思考对方话语的含义,甚至想象对方是否在针对自己。
这类人群还容易陷入过度的思考模式中,对还未发生的事情进行过多的考虑。对于一件普通的事情,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都远超一般人,甚至会将一些原本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并在心中预设多种应对方案。
他们善于联想和假设。他们经常为自己设定一个问题,然后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深入剖析。有时,他们会假设一个结果,无论是“对自己不利”还是“灾难化”的情景,都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准备各种可能的对策。
适度的心理思维活动对人是有益的。如果过度考虑,可能会在大脑的潜意识层面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若不加以注意和控制,就可能演变成心理问题。对于这类人群来说,适时的心理调适和干预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