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日追忆中的情感交融
在我双腿瘫痪之后,我的情绪变得愈发狂躁不安。我时常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北归的雁群,而后毫无理由地砸碎眼前的玻璃;又或是听着李谷一那甜美的歌声,突然间气愤地将手边的东西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总是悄无声息地离开,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静静地聆听我的动静。待我情绪平复,她又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眼中带着淡淡的哀愁与关心。“北海的花儿都已经盛开,我推你出去走走如何?”她总是如此温柔地提议。她一直深爱着花,自从我腿脚不便后,她曾照料的那些花儿都已凋零。我曾用力的捶打我的双腿,充满绝望地呐喊,但母亲却紧住我的手,尽力抑制住哭声,温柔地说:“我们母子在一起,要好好地活下去。”
二、我与心灵港湾的地坛
她并非那种只懂得关爱孩子,而不解孩子内心苦楚的母亲。她深知我心中的压抑与挣扎,知道不应限制我外出散心,因为我若长期困于家中,情况或许更糟。但她又担忧我一人独处那荒僻的园中时,会思索何事。我那时的极为暴躁,经常地离家出走,又在沉默中从园中归来。母亲深知有些问题不宜追问,于是她犹豫着想要询问却又最终保持沉默。她自己心中也没有答案,只能默默承受这无法解开的谜团。
每当我准备离开时,她便默默地帮我准备行装,协助我坐上轮椅车,目送我摇车离去。而她在我离去后的心情与想法,我当年未曾深思。
一日我返回取遗物时见到了她:当我再次回到院内,看见一件事情便返回时,见到了仍保持着我离去时姿势的母亲,依然站在原地望着我摇车离去的墙角处。我对她的突然出现一时未能反应过来。而后当她再次送别时告诉我:“出去活动一下,去地坛散散心、看看书吧。”年岁渐长后我才悟出母亲这朴实话语背后深沉的关切与祈祷。
在母亲离世后我才有暇去回想那些日子里她的心情:我离家后的漫长时光里她是如何坐卧难宁、心神不定、兼着痛苦与惊恐。现在我可以肯定的是以她的聪慧和坚忍面对那些空白的日夜她始终在祈祷与期盼中度过。她坚信我必须走出去面对未来因为她深知这世界有太多挑战而我需要独自去面对。
三、关于父母之爱的反思
两篇回忆文章关于母亲的叙述总让我心生感动落泪。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正是最深沉的母爱无声的展现。在这世上最伟大的情感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缘由。
无论我们是否已长大是否已为人父母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孩子。当我们受伤受委屈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回到父母的怀抱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我们在父母面前可以尽情发泄情绪无需顾忌后果这本是理所当然但我们又是否真正考虑过父母的感受?他们看着我们痛苦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加倍的痛苦。
我们应该为父母着想不应该只顾自己的情绪而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压力。
我为自己的潜意识感到自豪也感到羞愧因为我意识到我还没有给予父母同样的爱和踏实。我已经成年已久但似乎并没有真正成为家庭的支柱而是还在不断给家庭带来问题。
父母当然希望我们有好的未来和梦想但他们更关心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应该学会分担父母的痛苦和悲伤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我爱我的父母我应该用行动来证明我的爱而不仅仅是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