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春节新体验:亲情的反向流动
今年春节,我们家庭经历了一次“反向过年”的旅程。在节日来临之前,父母驾驶车辆从家乡出发,亲自来到了我们的工作地——繁华的都市北京。两位老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家乡的美食佳肴,还让我们的后备箱塞满了各种物品。
家中的鸡鸭鱼肉自是不必多说,更有包饺子的面和佐料也一并带来。父亲还幽默地说:“我把年从老家拉过来了!”这一现象在近两年愈发普遍,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选择不返回家乡,而是将亲人接到城市中过年。
反向团聚带来了许多新的体验和乐趣。首先是交通上不再像往日那样拥挤,不必再为抢票而感到紧张,这种“错峰出行”让我们在大城市中也能顺利地团聚。有人或许会疑虑大城市年味是否淡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大城市的年味同样浓厚。无论是人文活动还是自然景观,都为我们的春节增添了无尽的色彩。
对于喜欢传统习俗的人来说,大城市的庙会、小吃和戏曲表演等都是绝佳的选择。而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人来说,博物馆、科技馆等地的文化、科技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即便是在过年期间,这些场所也能让知识和乐趣并存。
尽管有人担忧社交关系的转移,认为不走亲戚就少了过年的热闹。但现在,有了手机的帮助,即便相隔千里,我们也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拜年。这既是一种新的过年方式,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归根结底,过年的核心在于团圆。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在大城市,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相聚,关键的是那份亲情的维系。对我而言,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方言讲述着往日趣事,母亲和我共同擀皮包饺子,那种亲情的温暖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多样团聚方式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亲情的延伸和现活的交融。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将父母接到城市过年,也证明了大家对于城市的融入和扎根更加坚定。只有在城市生活稳定、有工作、有住所、有保障的前提下,团圆的打开方式才能更加多样。您认为呢?
作者:商旸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致力于维护一个健康、公正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