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概览: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轨迹
一、地球的自转特性
1. 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2. 周期:以恒星日和太阳日为基准的旋转周期。
3. 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二、地球的公转特性
1. 方向: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
2. 轨道:公转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并受到其他行星引力的影响。
3. 周期:以恒星年和回归年为标志的公转周期。
4. 速度:在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公转速度有所不同。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一、内力作用
1.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交互作用。
2. 岩浆活动:地壳下的岩浆如何影响地表形态。
3. 变质作用:地壳中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变化。
二、外力作用
1. 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自然力如何塑造地貌。
2. 各类自然力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四、山地与河流地貌
1. 褶皱山与断块山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2. 火山的构造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河流的发育过程与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及三角洲的形成。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规律
一、大气的热力过程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其影响。
2. 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相互作用。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
1. 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形式。
2. 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成因与影响。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与全球性大气环流
1. 风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2.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3. 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及性质。
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第四章 水的循环与海的特性
一、水循环过程
1.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2. 水循环对地表形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海水的性质与运动
1.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 海浪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海岸线的影响。
3. 潮汐的成因、类型及其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4. 洋流的分类(暖流和寒流)、分布规律及其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性表现。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及其对各要素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
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其表现(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
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在山地等地的体现。
3. 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分析。
希望这份概览能帮助您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的重要内容,为学业进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