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旧景再探
项脊轩,曾是家中朝南的一间古色古香的小楼阁。这屋子仅有一方之宽,仅够一人居住。此屋历经百年沧桑,每逢雨天,尘土与墙泥纷纷扬扬地落下,细雨则顺着墙缝滴成涓涓细流。每当我挪动书桌时,四周都无余地放置其他物件。屋子朝北,阳光难以普照,午后便渐显昏暗。我稍作修缮屋顶,使其不再漏雨。在北面增设四扇窗子,院中筑起围墙,以阻挡南来的阳光,反光却令室内明亮起来。庭院中交错种植了兰花、桂树、竹子及其他树木,昔日的栏杆也增添了几分景致。
借来的书籍堆满了书架。我有时在此大声诵读,有时则静卧或,聆听自然的声音。庭院与台阶前静谧无声,小鸟常来啄食,即使有人来也不愿飞走。每月十五的夜晚,明月照亮半面墙壁,桂树的影子斑驳陆离,微风拂过,树影在墙上摇曳生姿,分外可爱。
我长住于此,其间充满了欢愉与欣喜的回忆,亦有悲伤的往昔。当初院子两旁相通无阻,然而随着长辈们的分家,增添了许多门墙。访客来此需经厨房,多有不便。犬吠声四起,鸡有时窜入厅堂,令人心烦。起初院中以篱笆为界,后砌起高墙,不知改建了多少次。家中曾有一位老妇居住于此,她是已故祖母的婢女,曾为两代人哺乳。我母亲生前对她十分尊敬。西屋连接内室,母亲曾来访一次。那位老妇常对我讲述:“你母亲当年就站在这片地方。”她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哭泣时,便会敲门问询。”每每听到这些话,我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老妇也跟着擦拭眼泪。
自我十五岁起在此读书时起,有一天祖母拄着拐杖来看我:“我的孙儿多日不见,为何整天闭门不出?”临别时她自言自语:“家中的读书人许久未见出息了,这孩子的功名或许有望。”不久后她带着一个象牙笏板来找我:“这是你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上朝所用之物。”如今回想起这些往事仿佛昨日之事,令人忍不住。
项脊轩东侧曾为旧厨房,过往之人常经过我的窗前。久居闭门独处后,我竟能凭脚步声辨出访客身份。这小屋虽历经四度火灾却幸免于难,或许有神灵庇佑吧。
我自称为项脊轩主人时常自嘲:“想那巴蜀之地的寡妇清独守丹砂矿脉积聚财富天下第一秦始皇还为她修建了怀清台而刘备与曹操争霸天下时诸葛亮尚在乡野耕作谁能料到他们后来成就如此之大?如今我虽居于这破败小屋但偶尔见瓦缝漏下的月光便欣喜若狂以为发现了人间至美若他人知此定会笑我与井底之蛙无异吧?”
成文之后五年妻子嫁入我家她常来此小屋有时与我共话历史有时则在书桌上练字当她回娘家后学着小妹们的口气问及阁子时我们俩笑声不断窗纸似乎都在颤抖然而结婚仅六年她便因病离世此后我便不愿再修葺这破败的屋子任由房梁长满野草两年后因病中无聊我才雇人重新整理了南侧的阁楼虽格局有变却也已心满意足了现在虽房屋修好我却四处奔波甚少归住于此院中有棵枇杷树便是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栽种的如今已枝繁叶茂如伞盖般遮蔽了项脊轩的天空为这幽静之地增添了一抹生命的色彩每当看见它我便想起那些曾经与妻子共度的时光心绪难平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希望这篇文章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