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守岁要守到几点

2025-04-1803:24:53创业资讯0

"除夕"二字蕴深刻的寓意。从字面理解,"除"寓意着舍弃旧的事物,而迎接新的一年,"夕"字指的就是夜晚,寓意一年结束,更替新年之际。我们将每年最后一天的晚上称作"除夕",即岁末的夜晚,象征着旧岁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在民间传说中,"夕"、"年"、"岁"等被描绘成一种巨大的凶兽。每到除夕夜,人们便会通过敲锣打鼓的方式来驱赶这些大怪兽。不过这或许只是文人们的一种附会罢了。

"岁"字的本意指的是岁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木星,这是古代人们用来记年的方式,一年便称为一岁。岁星十二年轮回一次,从而衍生出十二时辰和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来源。无论是指除夕、除岁还是岁除,它们都传达着同一种意义,那就是守候新年的到来。

关于"守岁"这一习俗,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是否一定要守满一整夜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探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讨论的素材。

从文化习俗的角度来看,守岁实际上是在守候新年的到来,即度过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从一般的角度来看,只要守到第二天的子时就可以了,也就是过了二十四时,也就是守过了年三十,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无论按照旧有的习俗还是新的制度,年三十的下半夜都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因此并不需要守候一整夜。

在汉的文化区域内,自古以来除夕夜便有祭祖、守岁、共度团圆饭、贴春联、挂年红、挂灯笼等传统习俗。但所有这些活动都应在除夕夜的上半夜完成。一旦过了子时,就意味着进入了新的一年。

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除夕夜有着"接天地"的习俗。这指的是在年三十的晚上,熬过上半夜后,等到第二天的子时,也就是过了晚上十二点后,开始下饺子、放炮仗、天地、祈求吉祥如意。完成"接天地"的仪式后,人们会洗洗休息,这一年也就此告一段落。

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结束的。晚会结束后那首《难忘今宵》,唱出了旧年的离别和新年的到来。一年的时光匆匆过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