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校园活动纪实
近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的建设路小学,大课间的操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空间里,不仅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快乐,还能感受到教育的新气象。
操场上,体育老师陈景武的指导声与孩子们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有力。“抓蓝色支点!右脚找第三个凸起!”他在攀岩墙边指导着孩子们。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体育活动,更是孩子们锻炼意志、挑战自我的机会。
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孩子们积极向上的身影。曾经,小宇是班里的“小胖墩”,一到课间就蔫蔫地趴在桌上。而现在,他已经是全校闻名的“跳绳王”。这样的变化,源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校长张秋妮笑着翻开数据册:“运动时长增加后,学生近视率下降了3%,肥胖率也降低了5%。家长们说,孩子放学回家饿得像‘小狼’,但脸上的自信和笑容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为了使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各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各种趣味游戏。秦皇岛市海港区和安里小学的孩子们一边蹦跳,一边进行成语接龙,语文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得以巩固。音乐的韵律融入跳远运动中,让跳跃更具节奏感。“重走长征路”模拟游戏则将国防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体验中铭记历史,增强国防意识。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制定并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该措施明确规定,全省中小学校要确保学生每天的综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将积极推进1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还鼓励探索实施上、下午各开展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除了上述措施外,秦皇岛市海港区临河里小学还开展了“我为祖国运粮忙”的课间游戏。这种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情怀。网记者李兆民摄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的中小学校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课间活动不再流于形式,而是成为了孩子们展示自我、锻炼身体的舞台。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孩子们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