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电位k离子

2025-04-1804:52:55创业资讯0

心电图中,ST段平常状态下呈现为等电位线的特性,但一旦其发生变化,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便意味着心脏可能出现了某种异常。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在心肌缺血时ST段变化的规律。

一、离子变化与ST段

大家看这张图,这是生理学上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图。在图中,我标注了动作电位各期发生时主要的离子变化。这张图(图1)来源于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

0期:Na+内流,使心肌细胞从静息期的-90mv迅速上升至30mv。

1期:K+快速,使心肌细胞电位从30mv降至0mv。

2期:K+、Na+、Cl-离子趋于稳定,Ca2+缓慢内流,形成平台期。

3期和4期则分别是复极化末期的K+和静息期的静息电位。

(图2展示了心脏不同细胞的动作电位,来源于丁香园。)我们注意到,心内膜的锋电位与心外膜的锋电位是相等的(蓝色竖线),而心内膜的动作时间则长于心外膜(红色虚线)。

那么,心电图与动作电位的关系是什么呢?

(图3展示了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对应关系,来源于百度。)我们可以看到,ST段对应的是动作电位中的平台期。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心内膜与心外膜的电势差为0,ST段呈现为等电位。

那么,ST段的等电位是如何形成的?在心肌缺血时,ST段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ST段的压低和抬高是如何出现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二、ATP敏感性钾通道

这里要介绍一个重要的概念:ATP敏感性钾通道。这种通道会受到ATP的影响,当ATP浓度升高时,钾通道会关闭;而当ATP浓度下降时,钾通道则会开放。这种通道在心外膜上的浓度高于心内膜。

那么,这个通道在心肌缺血时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看下面的内容。

三、心肌缺血、ATP敏感性钾通道与心电图变化

当发生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时,心内膜坏死导致ATP生成减少,进而使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快速导致心内膜动作电位时间缩短(如图4所示),因此心外膜电势差大于心内膜,从而在心电图上出现ST段下移。

当出现透壁或心外膜心肌梗塞时(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类似的机制,心电图上则可能出现ST段抬高。

为了方便大家对比,这里附上一张正常心肌时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变化图(图7)。

我们用一张思维导图来总结今天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图8是作者制作的关于不同部位心肌梗塞时心电图变化的病理机制图。)

参考资料:内科学(第九版)、诊断学(第九版)、生理学(第九版)等相关医学书籍以及丁香园、明明白白心电图等网站资源。

我是一名工作者,致力于学习和研究心电图。希望通过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留言交流。期待您的关注和分享!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