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艺术盛景
图片中展示的是高密聂家庄泥塑的第21代传人聂臣希与其子聂鹏联手创作的“泥塑狗”。沙见龙 摄影。
在高密地区,新年的氛围中融合了60余种狗元素剪纸、400余件色彩斑斓的“泥塑狗”以及数十幅“家堂”扑灰年画等艺术作品。这三位来自山东高密的省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传统的中间非遗技艺,将新年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密剪纸的传承者齐秀花,为了迎接狗年,创作了“2018,幸福启程”系列剪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还体现了她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房间内,墙壁和窗户上贴着的“金狗迎春”、“金狗兴旺”、“金狗富贵”等剪纸作品,都彰显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与此聂臣希父子以“泥塑叫虎”为基础,创作了众多“泥塑狗”作品,其中400多套已被订购。这些作品以普通泥土为材料,经过精心捏制、晾干、上色等工序,再配以特制的芦苇杆哨子,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泥塑狗”。
齐秀花所创作的剪纸作品中,以“2018”为主题的两条龙形象,象征着龙的传人;而其他四幅则以“幸、福、出、发”四字为基础,配以孩童、金狗、爆竹等元素,寓意着吉祥富贵、健康长寿。
面对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聂臣希与儿子聂鹏对聂家庄泥塑进行了创新尝试。他们试图将现活理念与传统手艺相结合,运用色彩变化来展现传统艺术的现代魅力。他们还受邀赴美、法等国进行文化展览与交流,同时也在非遗教学中尝试将高密的剪纸、扑灰年画等传统技艺融入“泥塑叫虎”中。
“家堂”扑灰年画也是高密地区的传统艺术之一。石建亭作为高密扑灰年画的第6代嫡系传承人,认为以“家堂”为主题的扑灰年画最能体现传统年味。每一张“家堂”的制作都要经过近60道工序,历时近一个月时间。
在采访过程中,这些传统艺术的传承人们纷纷表示,他们已经将这门“老手艺”深深根植于心中。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如非遗进校园、文化展演等,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欢这些传统艺术。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山东高密地区是中间艺术的宝库之一。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和扑灰年画被誉为“高密三绝”,这些传统艺术不仅体现了当地的智慧和才情,也成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一年里,这些艺术形式将继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