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耕耘于最实用、最有深度的心理学领域
人生如同一艘航行在广阔海洋中的船只,其上的灯塔便是我们的理想与信念,精心规划的人生道路则是我们通向成功的航道。要实现个人目标,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人们常常谈论理想,然而在谈论理想时,有人会设定过于宏大的目标。他们认为“理想”是一个高远的预设,似乎设立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即便最终无法完全达成,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这种做法其实没有必要。
我们应当清晰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到何种程度,以及在哪些领域可以有所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传播的便利,如今的人们通过各类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以“短、平、快”为特点,通过引人注目的口吻、出人意料的叙述以及独特的配乐和配图,在短时间内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种信息形式被称之为“心灵鸡汤”。
对于那些伴随着柔和背景音乐、真假难辨的消息以及振奋人心的朗读的“鸡汤”视频,大多数人在这个时代都不陌生。但这些“鸡汤”是否可信?我们是否应该根据这些信息来预设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妨看看作家刘慈欣的观点。
提起刘慈欣,热爱科幻小说的人对他肯定不陌生。他的代表作《三体》广受认可,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也在2019年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刘慈欣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学习,不应过分相信所谓的“心灵鸡汤”。
虽然托马斯·爱迪生因创新而闻名于世,但他更应被视为一位发明家而非科学家。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人,他们都有着出色的学历背景。在今天这个看似不那么重视知识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正视获取学历的目的。
刘慈欣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社会注重创新和发展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会有更多机会;而当社会追求稳定和恢复生产时,工作能力强的人则更容易抓住机遇。如今社会中,信息和媒体的高度发展给了某些行业快速成功的机会。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适合追求这样的道路。
自媒体红利时代带来了快速的成功和财富,但同时也伴随着危机和价值观的迷失。许多青少年深陷其中,追求短暂的快乐而非长远的价值。对此,刘慈欣强调了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和理论,更是培养一种思考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正如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所说:“社会学的想象力是让人审视真实需要和所认为的所需的能力。”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社会现象,沉下心来了解自己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升相关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生活的反思和改善,这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可靠路径。
人生没有偶然,只有脚踏实地地经营和学习才能取得成功。让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吧!
作者:汤米
编辑: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队:一群热爱探索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