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多所学校采取了教师与学生同考一套试卷甚至同堂作答的策略,此举在部分地区被视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学管理的新潮流。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吗?
对此,我持有不同的观点。并非是说通过考试和考核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有问题,而是这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答题的方式未必能全面反映出教师的职业专业性。
教师的专业程度并非仅仅取决于他们能否正确解答几道题目。教师能够与学生一同答题并取得高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他们在学科知识上的扎实程度。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多高。教师的解题能力可以证明他们掌握了某些知识点,但作为教育者,仅仅掌握知识点还不够,更需要具备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能够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透彻,这是教师的一种能力,也是其专业性的体现。
以冠军为例,巴黎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的教练并非游得最快的人,跳水运动员全红婵的教练也并非在水花消失技术上最为精通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质疑他们的专业判断和教学能力。同样地,我们也不能仅凭教师答对学生试卷的能力就断定其教学能力高超。教师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答题的正确率上,更体现在如何把握背后的方法、思路、逻辑和思维上,以及如何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解题和其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了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需要对教师的考试和考核方式进行更多的丰富和改进。应该转变和升级现有的考核方式,让教师分析考目与课程标准、教材、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学生学科素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相较于让教师和学生对答如流同一套试卷而可能带来的尴尬和窘迫情况,我们更应该鼓励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学生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检测效果。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才能让教师真正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教师与学生同考一套试卷的做法,更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上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XXX,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