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后的桃花开,的花瓣承载着春的气息。敬淼拍摄。
编者笔谈
近期,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及客家文化研究院联手推动“文学入乡·传承百载——梅州文学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志愿行动及‘海韵诗廊’春日探索”。此活动旨在跨越界线,打破壁垒,为艺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超过40位作家与摄影家走遍了广福镇的桃花源、文福镇的仓海诗廊、丘成桐的祖居、羊岈村的村史馆、渔樵园以及力田草庐等地。他们以文字和镜头捕捉了各角度的景观,深入挖掘了历史脉络与人文底蕴。
今日,我们精心挑选部分文学作品与摄影作品,以飨读者。
广东人深爱桃花,只因“红桃”与“鸿图”谐音,象征着大展鸿图。对于客家人来说,桃花的盛开不仅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更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无限可能。在羊城的记忆中,桃花常被剪植于瓶中,摆放于商场或家庭之中,它的与既是新春的使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每念及此,脑海中便浮现出古人赞美桃花的诗篇。
自迁居梅州三载有余,我除了日常的写作之外,最期待的便是周末的外出采风。有时与友人共游,欢声笑语间留下深刻的生命感悟。记得那日春意正浓的惊蛰日,我在蕉岭山野中意外发现了一片独特的桃花。
豪岭村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清新气息。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便萦绕在鼻尖。这便是春天独有的味道!桃花源山庄位于村子的西面,四周环绕着群山。山路两旁,桃花盛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云霞般美丽。
最吸引人的是山顶的那片桃林。从远处看,它们整齐划一;走近后,每一株都形态各异,仿佛刚从水墨画中走出一般。桃花点缀在枝头,红的、粉的、白的,各色交织。春风拂过,花瓣纷飞飘落,化作一场浪漫的花雨。在这片桃园中,身着汉服的姑娘们或抚琴、或漫步,摄影师们则捕捉着她们回眸一笑的瞬间,留下这春光中的倩影。我不由得想起崔护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欣赏桃花不仅因其灿烂美艳更因其所蕴含的勃勃生机。
在老桃树下驻足片刻抚粗糙的枝干心中感慨万千:在这座城市里桃花或许只是短暂虚荣的象征但在这山野之中它却实现了生命的繁衍与永恒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啊!
模特小姚悄然站在我身旁仿佛看穿了我的思绪:“老师请多赞美这桃花吧它迎春绽放与蜂蝶共舞最终结出满树硕果。”
“这里的鹰嘴桃是否便是特产?”我好奇地问到。
她惊喜地回答:“您听说过?太好了!正是这小小的桃子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沿途漫步于小径之上桃花掩映其中溪水潺潺我回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此处的景致虽不及陶渊明笔下那般神秘但却弥漫着浓厚的烟火气息和朴实的气息来自当地的村民们珍视他们的土地并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场景不人陶醉其中让我忘却了所有烦恼……
此时好友老陈走上前来打趣道:“在思何事?诗兴大发?”
我微微一笑摇头开始吟诵:“桃花含笑春风暖……”
见多识广的老陈打断了我笑道:“好啦好啦咱们先别忙着抒情到了仓海诗廊那里你或许会有更多的灵感。”
没过多久我们来到了文福镇长隆村这里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仓海诗廊曲径通幽伴以荷塘之景一幅幅精美的诗词碑刻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镌刻着以丘逢甲为代表的客家文人的佳作随意默诵便能穿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古朴的亭子里留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个个充满家国情怀的辞藻照进我心里使我沉甸甸地感受着它们……与我们同行的丘伯深情介绍说:“仓海诗廊不仅是文化圣地更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殿堂我们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