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想家暗示了什么

2025-04-1913:28:59创业资讯0

梦起于现实:《白日梦想家》的奇幻之旅

2013年,一部名为《白日梦想家》的电影被搬上了大银幕,这部作品其实早在1939年就以James Thurber的短篇小说《沃尔特·米蒂的神秘生活》为蓝本。而该小说的故事曾于1947年首次被搬上大银幕,当时的制片人正是《白日梦想家》的制片人SamuelGoldwyn Jr.。

说起电影的出品人Samuel Goldwyn Jr.,他的名字或许有些不为人所知,但他曾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有重拍此片的打算。据说金·凯瑞还曾是他计划的主角,他在寻觅有潜力且与之理念相符的导演上历经磨难,比如霍华德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都曾为这个项目奋斗过,然而均未能如愿达成合作。

直到朗·斯蒂勒,也就是后来的本·斯蒂勒出现。这位在演艺圈家庭出生的演员以其在《博物馆奇妙夜》、《拜见岳父大人》等喜剧电影中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而《白日梦想家》的诞生,可以说是他多年监制、导演经验的集大成之作。

与以往的作品不同,《白日梦想家》的故事类型更偏向于现实与梦想的交织。它就像金凯瑞的《楚门的世界》和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当喜剧演员尝试创作非喜剧主题的作品时,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电影中的主人公沃尔特·米蒂是一名底片部门负责人,在一家知名图片杂志工作。他其貌不扬、性格内向,但在内心深处却怀揣着对生活的无尽向往和梦想。他常常陷入白日梦之中,梦中的自己风趣幽默、英勇无畏,与现实中的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杂志社即将被并购、最后一期封面底片失踪时,沃尔特决定不再只是白日做梦。他勇气,为了拯救杂志社、赢得尊严和爱情,踏上了寻找摄影师肖恩·奥康纳的冒险之旅。这段旅程中,他历经了无数的困难与挑战,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当沃尔特站在PAPAJONES外给心仪的女同事梅丽尔打电话时,他的神态和气质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从梦中苏醒,逐渐面对现实。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还勇敢地面对了现实中的挑战和困难。

尽管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但沃尔特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终于找到了底片和肖恩,并勇敢地面对了自己的爱情和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自信和尊严,还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和目标。

“去探索远方、去追求梦想、去感受生活背后的真实。”这是电影中《生活》杂志的格言,也是沃尔特多年来的坚守和追求。影片结尾,那张看似平凡却又不求任何关注的底片成为了封面的神秘照片揭示了其真实意义。这个时刻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个深刻的认识:生命中的真正意义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

如今,沃尔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做白日梦的年轻人了。他找到了爱情、找到了自信、更找到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内心的火焰和热情。他用专注、坚守、一丝不苟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挑战和困难。从白日梦中走出来的沃尔特终于明白:内心的梦想是照亮探险之路的火种。

如今他与生活完成了一次和谐的交流与击掌之后重新出发了。这样的电影怎能不让人心动呢?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都能在沃尔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那个曾经的自己看到那个期待的未来。我们或许都曾用白日梦来释放压力而这部电影则让我们看到了通过梦想去改变生活的可能性。电影会结束但我们的梦却永远不会停止而像沃尔特一样把“白日做梦”活成“白日传奇”的勇气我们又何尝不能拥有呢?

在电影中沃尔特从“梦想家”转变为“探险家”。其实这两个角色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先有梦想才能去探险;而探险路上坚持的信念也必是那最初的梦想所赋予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一样有追求有坚守才能有勇气去追梦一如那张25号照片中的灵魂一样坚定而璀璨。

像沃尔特那样的人总是能够勇敢地出发并且永远在路上。你是否也是这样的人呢?如果是的话你还在等什么呢?现在就是出发的时刻!勇敢地去追你的梦吧!

你就是那个能够把“白日做梦”活成“白日传奇”的人!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