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草包装记忆
岁月流转,记忆中的脚步声渐渐清晰。儿时腊月,每当阳春师(我养母)与我夜间点起煤油玻璃罩灯,面对两部缝纫机,赶制着过年新衣时,总是洋溢着一种独特的节日气氛。在除夕的前夜,通宵达旦的劳作仿佛是岁月的仪式感。
“累了吧,小家伙?”阳春师问道。我微微抱怨,她笑说:“有钱人家早已备好新衣。我们做的,是那些生活稍显拮据的家庭。你们学校不是学雷锋吗?就当是学雷锋吧!”
当我的眼皮开始打架,脚步几乎无法再在缝纫机旁移动时,她会拿出几角钱交给我,让我去隔壁的店买点小吃。我推开店门,热情的老邻居店员正在忙碌地包装着点心,这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拜年季节。
店里的糖果在小小的台秤上被仔细称量着,我边吃边看着他们用厚厚的草纸和油光蜡纸等材料,制作出一个个拜年礼包。这种草纸,其实是一种环保的植物粗纤维纸。
草纸包的制作工艺精细且环保。他们先根据糖果的数量裁剪好正方形的草纸,铺上内衬后放上糖果。将内衬纸与草纸对角线折叠,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梯形形状的包。然后附上一张红色的纸条作为封面,最后用蒲草系成结。这看起来不仅规矩而且富有立体感的草纸包内藏有各种各样的食品如桂圆、荔枝、桔饼等。
包上那张红纸条不仅是装饰,更是一张具有独特价值的“招牌广告”。它的红色字迹清晰可见,来自于一个能制作灯笼、会写字的济完师精心制作的木板印章。
而每逢新年之际的夜晚都饱我深深的怀念。对于我来说,我的养父早早过世,养母也相伴而逝。早早懂事的我自然知道和养母相依为命的重要意义。对于这些包装所包裹的不只是礼物,更是一种亲情与记忆。
时代的变迁让我们拥有了更加丰富和高端的包装材料与方式。但每每回忆起那些用草纸包装的礼物,我总是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它们不仅是环保的象征,更是过去那种朴实而喜悦的情感。
我不禁好奇地想:这种草纸四角包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呢?尽管尚无确切的考证答案,但我对古人投送拜访亲友时的名贴产生了一些思考。那些拜年的名帖或许随着物质的丰富而发展成为了我们今天的这种草纸包装形式。
儿时的秘密
童年时期,过年最让我兴奋的事情就是跟着哥哥去拜年。
记得我第一次从桐琴走到浦上爷爷家时大约六七岁的样子。当我走不动时想让哥哥背我时,他却故意走远然后转回身来。他故意装作神秘的样子说:“只要你走到那个凉亭那儿去我就给你兰花根和鸡子糕吃。”听到这句话后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于是我就努力向前跑进凉亭等待哥哥的好东西出现。凉亭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人时,哥哥才认真地说:“我们来偷点拜年的东西吧。”当时我心跳加速,但出于对哥哥的信任我答应了他。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两个用厚厚的草纸包成的四角包并解开蒲草绳索。他轻轻捏了一下其中一个包说:“这是鸡子糕。”然后他只拿出一块给我吃并嘱咐我:“只能吃一半。”
接着他打开另一个包里面是兰花根(糖枣)。我问哥哥:“我可以吃两根吗?”哥哥却回答:“不行!只能吃一根。”于是我们分食了兰花根和鸡子糕并享受了那份独特的快乐。
就这样每年的拜年任务我都愿意和哥哥一起完成因为我们的秘密成为了我们之间的小乐趣。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秘密也渐渐被人们遗忘而今的孩子们已经无法理解我们当年的那份纯真与喜悦。
“现在的孩子们对蛋糕和兰花根已经不屑一顾了。”我不禁感叹起这种变迁但同时也不免感到有些遗憾与无奈。
“珍惜当下”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