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女子美貌的句子

2025-04-2002:00:38创业资讯0

如画,千古传颂

柔荑般的双手,凝脂般的肌肤,蝤蛴似的脖颈,瓠犀般的牙齿,还有那蛾眉下的明眸,无一不展现了世间的绝美。

《洛神绘卷》的作者顾恺之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流传千古的佳人形象。据传,《诗经·卫风》中的《硕人》篇章,正是为了赞美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美貌而作。诗中的描述,如梦似幻,以自然界的生物来比喻她的美。

庄姜的手被比作初生的茅草芽,而纤细;皮肤则像凝固的油脂,光滑而富有弹性。而她的脖颈和牙齿则分别以蝤蛴和瓠犀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其白皙和整齐洁白的特点。诗中还引用了螓虫和蚕蛾的形象,来比喻庄姜的额头和眉毛,这种生动而贴切的比喻,使得庄姜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诗经》的时代,这些动植物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因此诗人能够轻易地用它们来比喻的容颜。然而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这些比喻可能显得有些陌生。比如用天牛的幼虫来比喻脖颈,或许会让人感到有些惊讶。但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此,时间的洗礼并未让这些比喻失去光彩,反而让它们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那后两句:“欢笑时唇边弯弯如新月,流转时黑白分明。”这里的“倩”字意为口角生辉,“盼”字则描绘了眼珠的黑白分明和流转时的灵动。这两个字将庄姜的美貌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她就在眼前微笑,那双仿佛会说话一般。

评论家们对这两句赞不绝口。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更是称其为“传神写照”。他认为,《诗经》虽开文学之头,但其表现力仍受四言诗形式的限制。但即便如此,《诗经》依然能够用简单的字句,将人物的神韵描绘得如此生动,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在的文学中,《卫风·硕人》是描写女子眼睛之美的最早篇章。其他如《郑风·野有蔓草》等诗篇也以清扬婉约的词句赞美了女子的眉目之美。而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更是最能传达情感和心意的器官。诗人们在见到时,总会用最贴切的词句来描绘她们的神韵和风姿。从《诗经》开始,这种对美的赞美和描绘就成为了一种传统,历经千年而不衰。

诸如屈原、曹植、李白、白居易等大诗人都在其作品中用美丽的词句来赞子的眼眸和微笑。而这些美好词句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那最初的“巧笑倩兮,盼兮”两句诗。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女子的容颜,更传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份对美的追求和赞美,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在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光芒。《诗经》中的这些篇章,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而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些美好的诗句,让它们继续在文学的长河中流淌,成为我们永恒的财富。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