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经典语录

2025-04-2008:26:12创业资讯0

□吴昆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近日,湖北省物理教育的标杆人物程启明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他坚守手写教案的习惯长达四十年,至今已累积撰写了超过一百本教案,总字数高达四百万字,被誉为“生动的物理教案宝库”。程启明老师于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如今虽已61岁高龄,但他婉拒了多家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选择继续留在武汉市东湖中学执教。教书育人四十载,他的教案却始终保持更新,几乎每个工作日,他都会提早到达学校,利用清晨的时间梳理教学要点,认真撰写教案。

教育,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事业。这一点在程启明老师的身上得到了完现。真正的持之以恒不仅是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更是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教育目标。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中,短视和急功近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有些教育工作者为了追求表面的成绩和所谓的“创新”,会提出各种新奇的概念和口号。这些看似有所作为的举措,实际上只是借用了前辈们的名字和口号,用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教育观念。这样的做法能否算是持之以恒的教育方式呢?或许其中确实继承了一些有用的教育理念,但更多的是在教育的表面进行游走和表演。

《周易》中曾言:“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强调了教育的“慢”艺术。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而言,教育都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经营的过程。你不能期望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就能形成一种教育观念,也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以程启明老师为例,他的教案撰写方式或许在电脑时代显得有些“笨拙”。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层出不穷,但他却坚持手写教案。正是这种“笨拙”展现出的“慢”的持之以恒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正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缓慢而宁静的过程。教师不必一味追求新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而应以朴素育人的心态去影响学生。只要我们专注于做好一件事,然后静待花开,美好的结果自然会如期而至。

“教育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多年以后,学生们可能会忘记具体的知识和繁复的技巧,但他们不会忘记那些朴实无华、对事业忠诚的良师益友。真正的教育应当回归朴素,回归坚守。从容淡定、踏踏实实地走着,以一颗“慢心”和“恒心”去欣赏沿途的美景。从这个角度看,持之以恒不仅是一种教育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