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视台经济新闻部
在刚刚过去的季度里,我国消费市场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向好态势。依据信息中心发布的各类高频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与去年同期相比,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在一季度内同比增长了14.2%,较上季度上升了9.1个百分点。
在四川成都,春天的到来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游客们解锁了新的旅游方式:泛舟湖上,感受云雾与绿树、城市地标的和谐共存。水雾与激光技术的结合,让“夜游锦江”实现了全时段的体验。在春熙路商圈,各类首店,品牌众多,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据统计,接下来的两个月,成都将举办多达20场以上的首发活动,同时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在这家商场中,人工智能翻译屏为境外消费者提供了超过14种语言的实时翻译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成都的“首发经济”正成为撬动春熙路商圈消费活力的关键因素。成都市锦江区为此成立了“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以提供从孵化培育到运行监测等全链条伴随式服务,进一步推动“首发经济”的发展。该中心负责人孙秋表示,他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现有,包括新消费场景和活动的,从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支持。
在广东佛山,时尚街区与特色陶艺、时令花卉的结合,打造出6条公园式景观走廊,带动了周边商家的营业额平均增长超过20%。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不仅聚拢了人气,还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市场。佛山市揭小明自助重庆老火锅店的店长蒋云东表示,经过改造后,店铺的翻桌率大幅提高,营业额增长了3到4倍。宋朝婚礼、七步成狮舞台剧、剧本游园会等富有传统文化气质的消费娱乐活动也备受消费者喜爱。
上海、重庆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则聚焦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以“体育+”“文化+”等特色商业街区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上海各商圈纷纷推出“运动牌”,结合江景优势,将步行、跑步等休闲运动与商圈相结合,不仅吸引了户外运动体验店,还搭建起了滑板公园,形成了体育元素鲜明的“生态圈”。重庆的老街也迎来了提档升级,利用崖壁步道和重庆特色装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在生活服务消费方面,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了18.3%,较上季度提高了7.4个百分点。文创、博物馆新展、沉浸式戏剧等新潮消费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湖北武汉东湖景区,一只会说“武汉话”的毛绒文创玩具“蒜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各地通过推出新潮文创、博物馆新展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推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银发经济”也在持续发力。各地陆续推出“银发友好”服务,从适老化改造到适老化服务,“银发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在4景区重庆美心红酒小镇,不少银发族从“游客”变为“主人”,将“旅游”变为“旅居”,推动了景区内的养老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根据全国老龄委数据,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老年旅游正在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
我国消费市场在各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劲的活力和潜力。无论是线下实体店、特色商业街区、还是文创和银发经济,都在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做出贡献。我们期待着未来我国消费市场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向好的态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