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语言能力从小就显得较为薄弱,进入幼儿园后,因性格稍显腼腆,他的语言能力并未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踏入小学的门槛时,小明的学习语文成绩受到了影响。
要知道,小学一年级是知识基础的基石。若一年级语文学习无法跟上,日后要想在学业上取得良好进展,便会显得更加困难。究其原因,小明的语文学习难题在于语言能力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由则是小明语文知识的累积量太少,且缺乏足够的锻炼机会。
面对这一情况,小明的父母倍感无奈。当前环境下,既不允许开设校外文化课补习班,也不允许老师私自补课。尽管小明父母尝试亲自教导,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小明的语文成绩依旧不尽如人意。
奶奶看到孙子的情况后,深感担忧。她担心小明的语文基础打不牢,会影响他后续的语文学习。她更担心小明现在的语言能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他的性格,甚至对他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于是,奶奶决定亲自出马,接手孙子的教育。
起初,小明的父母对奶奶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老人的教育理念可能已经“过时”。考虑到当前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决定让奶奶尝试一段时间。
两个月后,小明的期末考试来临。考试结束后,小明满面春风,自信地告诉父母自己考都会做。起初,父母半信半疑,但当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他们惊呆了——小明语文竟然得了满分!这让小明的父母既惊喜又困惑。
那么,奶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小明的语文成绩有如此大的提升的呢?其实,她并没有采用什么特殊的方法,只是与小明玩了两个月的《成语接龙》卡牌游戏。
一开始,奶奶试图直接使用传统的成语接龙方式,但发现对小明来说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小明的语文基础较差,传统的接龙方式对他来说有些吃力。于是,奶奶调整了策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小明的兴趣。
例如,“你画我猜”游戏,奶奶会让小明抽一张卡牌,然后看上面的成语信息,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她来猜。随着小明的成语理解能力增强,奶奶开始尝试“你演我猜”的游戏,让小明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达成语的意思。
当小明对成语有了足够的理解后,奶奶开始教他玩“拍字令”游戏、成语传声筒、猜成语游戏、禁语游戏等不同形式的成语游戏。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小明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能力,也增加了他的词语积累和识字量。在游戏中,小明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套卡牌游戏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卡牌采用金属收纳盒装载,每张卡牌都带有拼音标注和成语解释。对于像小明这样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既可以用来练习拼音识字,也可以作为游戏的道具。通过家长的陪伴和游戏的方式学习,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能认识很多字。
我同事也给孩子买了这套卡牌。每天下班回家陪孩子玩半小时,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孩子就认识了500字。并且同事发现,孩子在外出时看到路牌、广告、公交站牌等都能读出来。这令同事非常惊喜这套卡牌给孩子带来的大变化。
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家长若能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将来孩子上学时,家长会更为轻松,孩子的学习也会更有动力。家长们应该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