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一览文化风采
【四川文化名人系列:文同】
点击上方蓝字“方志四川”,一起关注四川文化与历史。
文同故里,墨香永存——盐亭县永泰乡
四川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特别的文化名人,他就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诗人、学者——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是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绵阳市盐亭县)的著名人物。他擅长诗、文、篆、隶、行、草等多种艺术形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闻名于世。
文同与苏轼,表兄弟情深。他以学问著称,诗文书画皆受到司马光、王安石等人的赞许,尤受苏轼敬重。他的墨竹画法开创了画的新局面,被誉为“墨竹画法之祖”。除此之外,文同还曾校注《新唐书》。
“胸有成竹”的智慧——文同与苏轼的绘画交流
“胸有成竹”这一著名成语,就出自文同与苏轼两人间的一次绘画交流。文同为了画好竹子,无论何种天气,都会在竹林里观察竹子的变化。他的细致观察使得他画起竹子来根本不用草图。这种对自然和艺术的深深热爱与执着,也影响了他的亲家苏轼,使苏轼在绘画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文同的传世作品极少,但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墨竹图》却是他的真迹,这幅画倒垂的竹子形象真实,笔法严谨,堪称画中的珍品。
文同的故乡情怀与影响
文同的故乡在盐亭县永泰乡,这里藏龙卧虎,除了文同外,还诞生了后来的名相府。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也出生在不远处的石牛庙乡。文同的故乡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心中有数,这种理念也代代相传,深入人心。
“失笑喷饭”的佳话
还有另一段文坛佳话,“失笑喷饭”的典故也与文同有关。当年文同任洋州太守时,别人觉得那里是穷乡僻壤,但文同十分享受那里的竹林生活。一日收到苏轼的书信与诗作,读罢不禁放怀大笑,喷饭满桌。这段佳话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故。
永泰乡的历史与文化
永泰乡不仅是文同的故乡,还出过另一位历史名人——唐朝宰相府。他对武则天最终坐上皇位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在永泰乡,还能看到文同墓和纪念文同的与可亭,这些地方都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地标。
文同作为四川的历史文化名人,他的艺术成就和人生智慧都为后人所传颂。他的故乡盐亭县永泰乡也因为他的存在而更加富有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进方志四川,探寻更多四川的历史与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