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的文言文句子

2025-04-2014:04:53创业资讯0

“言淡识深,贵人行静缓。”

出处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孔子的《论语》。此言意指,尽管水面之上风起云涌,但深处的水流依旧保持其平稳的流动。这恰如人生中那些看似沉默寡言,实则内敛深沉之人。

常言道,高贵之人其言必经深思熟虑而后出,言辞慢条斯理,不轻易表露心迹,不草率作出判断。这正是《论语》所强调的处世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亦有所言:“圣者以慈悲、节俭、不争先为珍宝。”此三珍乃人生至宝,应终身持守而不失。

慈悲之心能生勇气,节俭之行能广积,不争先方能成大器。以礼为德,保持谦逊与低调,进退有度,不显山不露水,不将自我置于主导地位,此乃礼仪之真谛。

深度并不一定显露于外,一眼见底的往往是浅水。深水之所以沉默,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胸怀广阔,能容纳清浊百川。这正是慎言所追求的境界。

慎言并非意味着沉默是金,也不是欲说还休,更非仅说三分话留七分心。相反,它是一种负责任的表达方式。

子贡曾向孔子请教之道,孔子答曰:“友有过,规之;不改,舍之。”此言意味着,对于朋友之错,应真诚告诫并委婉劝导;若其不听,则选择沉默以免自取其辱。这种持重的交往方式是我们一向所推崇的。

有些人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学识,不择场合地喋喋不休。虽然他们自认为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但真正的智者往往懂得适时沉默。他们平时可能少言寡语,但一旦开口便能条理分明、耐人寻味。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如何说话的人。

古人有言:“守口如瓶,少说莫传,方为仁者。”因为“人在对面,心隔千里”,故应如城防一般守住心中的话语。与其多说废话,不如说得精炼而有意义。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知世事而不妄言,纵人前也只点头”。

因为“知事少则烦恼少,识人多则是非多”,圣人的对于那些善于多言、惊人之语的人来说,其益处是毋庸置疑的。

来源:华夏智慧库

-终-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