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安静的优美段落

2025-04-2018:25:38创业资讯0

湖畔的残荷之歌

湖面上的荷花,已是冬季的遗迹。一枝瘦弱的荷梗垂向水面,凝视着自己的影子以及两三片失色的枯叶。碧荷已凋,何需再寻雨声?其中是否隐藏着一种凄美的境地呢?

在宋朝词人蒋捷的《虞 听雨》中,描绘了三种境界,那是雨中的孤寂与自我对话。只有在雨丝飘洒中,人们才能回归内心,完成自我认知。在青春年少时,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世界充满新鲜感,成长的道路刚刚开启,人们怎么会去认真聆听自然的声音呢!雨就让它下吧,落在帐外的雨与帐内的红烛佳人何干。

步入中年,如同江中的客舟,半生飘摇。抬眼望去,江面浓云密布,西风携雨扑面而来,伴随着离群的孤雁鸣叫。这时的心境与大自然的雨境融为一体。愿意倾听雨声的时候,是孤独的时候,也是静下心来感受内心的时候。此时此刻,能听清自己的心跳,听见内心的声音。

如今听雨于僧庐之下,悲欢离合总有时。有时下雨的日子很多,但并不是每次下雨都有心情去聆听。处于一种难忘的境地时,一阵雨就会触动内心的情感。那些人生必经的悲欢离合,就像无法阻止的天要下雨,终究会到来。此时听那滴答的雨声,如同听一曲音乐,融入到雨中,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每当我经过池塘边看到那枝残荷,就会想起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虽然残荷听雨的场景不应是悲凉的心境,但与蓬勃的荷花荷叶相比,垂头丧气的老荷更让人感慨。想到人生的垂暮之年,便不禁生出借景抒情的无限感伤。

残荷的画面感带着无法更改的灰绪。但在画家的眼中或艺术家的眼中,却能发现一幅言简意赅的水墨画。画中一枝倔强的荷静默在天地之间,用两三笔淡墨勾勒出枯叶的形象。这种简洁与静美直击心灵深处。

当这种艺术意境上升为一种境界时,若逢细雨蒙蒙,我却不愿撑伞。独自走在雨里时,一枝残荷忽然映入眼帘。此时听雨的不仅仅是荷了,更是人的内心。青春岁月追求存在感和优越感,而经历岁月风雨后则能独坐一隅品茶沉淀自己安静地享受孤独。

听着雨声、听着音乐、听着花开的声音也能听见自己经年的叹息。残荷听雨并非只是凄凉一种心境而是一种人生沧桑的体现若改变其中一字便失去了那种深远意境。

—— 春雪随笔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