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初学者的主要障碍与修炼要点
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来说,最大的困扰往往在于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这就像跑步一样,初始阶段确实是最具挑战性的,有的人甚至刚开始练习就会感到疲惫。但只要坚持下去,逐渐地就会适应这种运动方式,并从中获得诸多益处。又如同种植一棵果树,不可能今天种下,明天就看到嫩芽,后天就结果。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照料、修整,如浇水、施肥等,在经历了数年的耐心耕耘之后,便可以享受它所带来的甜美果实。
太极拳的学习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的过程。
过去常常提到“傻练三年,悟得三年,再练三年”的说法。即便是天赋异禀、有名师指导的习练者,也需要经过“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阶段。在最初的三年里,习练者可以基本掌握全部技术要领;而十年则是在不断地寻师访友、历练提高的过程中,使太极拳与道合二为一,达到拳与性合的境界。
现今,经过太极拳明师们的提炼和优化,训练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减少了“傻练”的环节。“悟”与“练”这两个环节仍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从太极拳爱好者的疑问中可见常见问题:
1. 往往希望一次性达到所有要求,结果导致身心俱疲、浑身酸痛。
2. 有些曾阅读过、武术类书籍,总想寻找之气、气感、意感等,结果造成胸腹部不适,有的甚至出现憋气、腹泻或频繁上洗手间的情况。
3. 在时间和质量上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仍期望能快速看到效果。须知名拳虽有长短之分,但关键在于人的修为而非拳法本身。
4. 有些感觉良好后盲目冒进,执着于某一局部的练习而停滞不前。
针对入门阶段的详细指导:
首先应追求外形与思想的双重放松。这两者的放松是牢固掌握太极拳要领的基础。这是进入太极拳四个阶段的必经之路:求松、入柔、聚柔成刚、刚柔相济。只有体会到松静的感觉,把气血神养得足够充盈后,方可逐步增加太极拳的要领练习。从十二大关节开始,一个个地调整过来,挑起各脉各经的大筋,功夫自然就会上身了。
初始阶段应着重体会整体的放松、舒适和精神的愉悦。重点是“松肩”。然而有些太极拳爱好者甚至还没找到手臂的沉坠感就急于去做裆胯的功夫,这如同“跳级”学习,必然会导致基础不牢而摔倒。
入门要点详解:
第一点:心态上要保持轻松自在。
第二点:重心应置于前脚掌上,保持下肢三节的弹性(胯、膝、踝),切勿使腿部僵硬。第三点:颤抖和出汗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第四点:在“松肩”的过程中,“肩”的问题不必过多追问和思考,只要记住“松”这个大原则去实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