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读成征月是为了避讳谁

2025-04-2103:18:02创业资讯0

农历新年的启幕

农历新年伊始,五日便是正月初一的日子。在民间,农历的第一个月有一个特殊的称呼——正月。那么,为何如此称呼呢?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历史学者罗澍伟,身为天津社科院的研究员,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团。在祖先的劳动生产实践中,他们通过观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和恒星的出没,发现了四季更替的规律。以月亮的圆缺为基准,一年被划分为十二个月,并用十二地支来对应这十二个月,从而制定了最早的历法——夏历。

随着朝代的更迭,每个新朝代都会对一年的起始月份有所调整。例如,夏朝的夏历以一月为岁首,商朝的殷历则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而周朝的周历则以夏历的十一月作为岁首。若以干支纪年法来命名,一月被称为“建寅”之月,十二月则为“建丑”之月,十一月则为“建子”之月。这就是所谓的“三建”之说,其中“建”字代表着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秦朝至西汉中叶前,岁首一直是夏历的十月,即每年的十月初一被视为新年。直至汉武帝的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岁首被固定为“建寅”之月,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正月,这一传统此后历代沿袭。

罗澍伟进一步解释了“正”字的读音。在汉语中,“正”字有多个含义,如“刚正不阿”中的“正”,意为正中、正直、纠正等。但在农历的一月中,“正”字读作“征”的音,这是自周秦以来的传统读法。也有人认为,因秦始皇姓赢名政,“政”与“正”同音,为避皇帝名讳,遂将“正”读作“征”音。

随着正月初一的到来,春节的序幕正式拉开。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拜新年,以此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民俗专家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开启,更是人们对团圆、和谐、幸福的期盼与追求。

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它不仅是时间的起点,更是情感的归宿。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