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记忆中,常常伴随着这样一句话,“心静自然凉”。回忆起童年的时光,当酷暑难耐的夏天到来,家中没有空调的年代,父母常常会我们保持心境的宁静。那么,这种心境的平静真的可以让我们感到身体凉爽吗?
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所感受到的温度,并非外界气象所观测到的温度,而是我们的身体所感知到的体感温度。打个比方来说,当百叶箱中测得的气温是37℃,我们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可能会更高。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心静自然凉”的说法。在清朝的《庭训格言》中,一篇名为《心静自然凉》的训文更是深刻阐述了心静则身不热的思想。这其中有何奥秘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为什么会感到热?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感知和散量的功能。当外界温度高于我们的体温时,我们的散热过程会变得缓慢。一旦温度过高,血管会扩张,我们的体温会升高,甚至可能出现头晕等症状。
那么,“心静自然凉”的道理又是什么呢?我们的身体内有一套自主系统,包括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系统两部分。当温度升高时,交感系统会被激活,释放激素、加快心率,这会使我们的体感温度上升。当我们心境宁静时,副交感系统会被激活,这能减轻我们的身体疲劳感、降低心率、使肌肉的紧张度降低。
有趣的是,日本的一项实验也证明了“心静自然凉”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就像人在紧张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或者是在接受治疗前听到旁人说不会疼一样,“心静”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的方法。
虽然我们的身体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但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同样会影响我们的体感温度。保持心境的宁静和放松,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