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亮相:踢踏舞剧《大河之韵》盛大重现
每一刹那,舞者们以每秒35次的速度敲击地面,突破了八大舞种的界限,大胆融合爱尔兰踢踏舞的独特魅力。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流行、与国际在《大河之韵》中相互辉映,交织出别样的奇迹。对爱尔兰国宝级踢踏舞剧《大河之韵》的赞美之词,无不如此贴切。
此部被誉为“一生必看”的舞剧,再度闪耀于北京的舞台。自1月16日至21日,北展剧场连续上演八场,这也标志着其历时两个多月的巡回演出,共涉及23个城市的壮丽之旅圆满结束。
对于众多观众而言,这是一次唤起记忆的观演之旅。因为距离该剧在2003年首次亮相并在堂的演出已过去21年,从春晚的舞台消失也已有15年之久。即使是在前的最后几轮巡演,也已过去五年多。现今,再次走进剧场的许多观众都是那些早期便已捧场此剧的观众。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重温那份震撼与感动。他们或许不再带着初见时的敬畏与好奇,也不再深入研究其文化背景,但他们对这部“老朋友”的欣赏与喜爱却愈发深厚。
《大河之韵》在长达28年的历史长河中,已在全球117个留下了足迹,演出了超过1.8万场次,赢得了超过3600万观众的喜爱与认可。它也成功展现了爱尔兰与大自然抗争、定居山林、远洋迁徙、文化融合和重建家园的壮丽史诗。此次上演的纪念版25周年演出,更是在演出前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过去在世界各地的珍贵瞬间。虽然这种“直白”的方式与后文的序幕稍显不协调,但无疑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仿佛与《大河之韵》一同穿越时空。
值得一提的是,《大河之韵》的踢踏舞演员们大多自幼便开始接受舞蹈训练。其中许多人在各大舞蹈比赛中屡获殊荣。此次赴京的团队中,演员们正值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他们的身姿矫健有力,脚下动作铿锵有力。
在细节之处,观众们也发现了许多精致之处。有的观众称赞歌唱者的嗓音空灵悠扬,堪比舞蹈的魅力;也有的发现小提琴演奏家在即将谢幕之际演绎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一精彩片段。《大河之韵》中的宝思兰鼓演员也别具一格。昔日前辈的表演往往注重环境的安静和音乐部分的质量展现;然而如今他们不满足于这种独享,而是擅长以鼓声引领现场氛围,与观众共享欢乐……
在过去的28年中,《大河之韵》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员更迭,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品质。这使内外的观众都深刻体验到了“经典”二字的内涵与意义。《大河之韵》的永恒魅力将无惧时光流逝,相信还会引领更多的观众走入艺术的殿堂,延续它的传奇之旅。
发布渠道:文艺生活周报北京版 发表时间:今日下午三点前发表完成
本新闻基于事实信息提供制作发行,未得同意严禁进行摘抄及编辑行为,本内容保留相关合法保护方案如有需求可进行洽谈使用及再制作协议进行处理请关注新闻最终呈现的实际结果进行再次认可保证消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