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向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心理健康公益的概况
昨日,《少年的你》在内地票房突破了10亿大关,这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到校园霸凌问题及其背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据悉,当下青少年心理压力日益凸显,尤其是初高中生。那么,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和学校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来听听心理专家的见解。
近二百位家长齐聚一堂 共探孩子心理健康之路
11月2日,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与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重庆心理健康公益大讲堂”正式开讲。此次邀请了世界卫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与合作中心的执行费立鹏教授作为主讲嘉宾。
现场,费立鹏教授通过一系列数据展示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心理压力特征,尤其强调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来自重庆各地的近200位家长亲临现场,不少人还带笔和纸记录重点内容。
家住江北区的陈女士表示,自从观看电影《少年的你》后,她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重视。而沙坪坝的王女士则透露,她的女儿在小学期间曾有打人行为,这让她非常担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希望在后能与专家交流,了解问题的根源。
遭遇校园霸凌 家长、孩子、学校应如何应对?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杨发辉博士表示,校园霸凌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导致孩子心理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他指出,校园霸凌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因素。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杨发辉建议,孩子遇到此类情况时不能回避或压抑情绪,而应勇敢面对,并寻求朋友、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对于家长而言,要理解并支持孩子,陪他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如果霸凌发生在学校外,家长可在孩子上下学时给予陪伴;若发生在学校内,则应及时与老师沟通,必要时与对方家长沟通。学校也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团体活动,加强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与表达方式的学习。
青少年心理压力普遍存在 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杨发辉也提到,目前30%的青少年都存在心理压力问题。尤其是在他们的实际心理辅导实践中,初高中的孩子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及升学压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会面临多种家庭问题。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李长洪表示,他们发现每个人都有心理干预的需求。为此,他们决定邀请心理学专家来重庆开展公益。费立鹏教授的“第一课”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计划开展一系列公益以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那么当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呢?李长洪建议市民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如无法自行解决时需寻求专业的帮助;情况严重时则应前往正规心理咨询中心或医院就诊。
新闻小贴士:如何及时发现并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1. 孩子会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如“最近压力太大了”、“觉得生活没意思”等;
2. 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如经常发火、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或焦虑等非语言行为;
3. 注意孩子的行为变化如失眠、过度使用手机或出现行为等。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
1. 家长应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并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2. 保持家庭和谐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
3. 除了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外还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
4. 当孩子出现厌学、烦躁等情绪时家长应耐心沟通而非一味指责;
5. 减少对孩子的过高期待和过多关注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声明:此文为转载信息,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