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次历练,窦固发现了班超非凡的军事才干与坚忍不拔的精神。他派班超协助从事郭恂,共同组成一个36人的出使西域的团队。
这支使团人数虽少,却精神抖擞,除了郭恂和班超之外,仅有数名吏士随行。他们高举汉朝的旗帜,意气风发地踏上了旅程,首先抵达了鄯善国。
鄯善国,也被称为楼兰,历史上曾是汉朝通向大宛的重要驿站。在王昌龄的诗句中,鄯善被赋予了壮志与决心的象征。汉昭帝年间,楼兰曾因阻路而被汉朝大军所破。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班超及其使团抵达鄯善时,受到了对方既尊敬又疑虑的双重待遇。
起初,由于窦固刚刚率军占领了伊吾庐地,鄯善王“广”对汉朝使臣非常恭敬。但不久后,其态度开始变得傲慢,对汉使的招待也日趋懈怠。班超经过缜密分析,判断这是由于匈奴的使者带来了礼物和人马所致。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班超向一名侍者询问了匈奴使者的到访情况。这个侍者毫无防备,在班超的突然发问下,只得如实相告。班超心中一紧,决定采取行动。
他先是将侍者起来,然后召集所有吏士,共商对策。在酒酣耳热之际,班超激昂地说:“我们远赴此地,是为了建功立业。如今匈奴使者刚到不久,鄯善王的态度就已大变。如果他们联合匈奴逼我们投降,我们的下场将十分惨烈。”
他的话激起了吏士们的血性,众人表示愿意听从班超的指挥。班超见士气高昂,决定采取行动。他提出了夜间火攻匈奴使团的计划,趁其不备,一举歼灭他们。他认为此举既可震慑鄯善国上下,又可建立大功。
虽然有人提醒班超此举重大,应与郭恂商议,但班超认为郭恂是文官出身,恐其优柔寡断、难作决断。他当即决定不通知郭恂而独断独行。众人闻言表示赞同。
入夜后,班超率领36名吏士奔赴匈奴使团所在地。恰逢狂风大作,他派人在匈奴营帐背后点火、击鼓以制造混乱。而他自己则率领士兵持兵器、弓箭埋营帐两侧。火光四起、风助火势之下,匈奴营帐被烧毁、睡梦中的匈奴人乱作一团。
此时伏兵跃出、击鼓高呼、冲入营地、四处击杀匈奴人。班超亲手斩杀数人、手下士兵也杀死了匈奴使者和随从多人、其余的匈奴兵则被烧死在营帐中。据《东观记》记载、匈奴使者的名字叫“屋赖带”、副使名为“比离支”。
第二天早晨、班超带着36名壮士返回汉使营地、将夜间的战果告知了郭恂。郭恂初闻此讯时颇为、但听到班超的解说后逐渐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一结果。《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了这一幕、突出了班超的勇谋与为人谦逊的品质。
之后的日子里、汉朝使团内部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各项任务得以顺利推进。这次事件更是突显了班超非凡的领导力与决断力、他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顾及了的感受、展现了汉朝人才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