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撰写 | 杨悦
广交会的人形机器人销售员“自我营销”;灵活自如的机器狗展示攀爬技能;骨科手术中,机器人精准操作误差仅在0.5毫米之内……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各种服务型机器人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盛况空前,服务机器人专区的景象可谓“人潮涌动,机器人亦繁忙”。
本届广交会特别设立了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着46家业界翘楚齐聚一堂。他们带来了从具身机器人到商用服务机器人,再到教育娱乐机器人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吸引了全球商家的目光。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它们足够“智能”。这里的“智能”不仅术门槛的高低,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能否理解人类的需求,并将自身功能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与生活品质提升之中。
在展会现场,轮胎造型的救援机器人能够在火场中代替消防员进行侦察,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能在百米高空稳定工作完成清洁任务,仿真宠物机器人则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交流需求。从极端环境下的无人操作,到家政清洁,再到情感陪伴,这些产品不仅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更是直击人们需求的核心,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将它们称作导购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或陪伴机器人等,更能体现出它们的独特魅力及服务型机器人的深层含义。
它们拥有坚韧的特性。这意味着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它们都能保持生命力并持续发展。
参展企业表示,他们的供应链90%实现了本地化,芯片也逐渐国产化,这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贸易波动。产品100%国产的供应链设计也确保了在全球贸易波动中的稳定性。这些都彰显出我国机器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发展动力,也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的双重优势,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这里资源丰富、反应迅速、品质优良、服务周到、环境优越,已成为全球人才、技术与资本的地。展会负责人表示,身处这样的区域,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打造高品质产品。这便是他们的底气所在,也是其产品力与竞争力的体现。
在服务机器人专区,采购商们络绎不绝。他们频繁使用的词汇是“惊人”和“有趣”。他们惊叹的不仅是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和坚韧,更是“智造”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
近年来,智能化产品已经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动力源,也是我国企业转型的新契机。广交会作为外贸的重要平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积极顺应智能化潮流,有助于培育新的外贸动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尖端产品吸引全球贸易伙伴,还能推动外贸结构向高附加值升级。
【来源】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