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和三方协议一样吗

2025-04-2207:47:00创业资讯0

毕业季的脚步悄然而至,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繁忙的工作职场,部分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或许会因为经验不足、急功近利而遭遇职场中的种种“套路”。比如在寻找工作机会时可能误入不正规的人才服务机构,或者参加了一场表面是面试实则是培训招生的活动。那么,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们,第一步要如何选择一个靠谱的人才服务机构呢?

在求职繁忙的毕业季,部分学生反映对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这两者常被他们混淆,并不清楚在签署合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特邀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公共人才就业服务机构推出“双免”会

对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开设的公共人才就业服务机构,是毕业生们不应错过的宝贵资源。如河南省人才市场、郑州市人才市场、郑州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在会时,不仅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而且对求职者完全免费开放!

郑州市人才市场高巍透露,自今年1月1日起,该市场所举办的会均已转型为公益性质。对于参与会的用人单位,都会查验其营业执照。“我们只接受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并且通过了年检的企业。”他进一步指出,即将到来的7月有专门针对“归乡学子回家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专场会。自2013年以来,这样的活动已经持续了6年,反馈良好。

除了公共人才就业服务机构外,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是一个选择。在判断这些机构是否靠谱时,首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拥有相关许可证。

签订合同与协议时务必审慎

中原工学院院副教授杨树林博士对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进行了深入解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据不同、法律性质有别、调整的法律不同、签订时间和有效期不同等。毕业生在签约时应该格外注意,切勿草率。

三方协议作为预约合同,表达的是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意向或意愿。而劳动合同则是正式确立劳动关系的合同。两者在法律上受到不同的调整和限制。例如,三方协议主要受《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劳动合同则主要受劳动法相关法律规范调整。在签约时还需关注各种细节,比如明确违约责任、尽量降低违约金等。

“五要五不要”,求职套路

在参与公共人才就业服务机构的线下会时,毕业生们应遵循“五要五不要”的原则来避免落入求职陷阱。

“五要”包括:一要到展位上应聘,因为展位内的用人单位已经过资质;二要使用有效应聘但不要让用人单位;三要明确询问单位是否为合法聘用;四要做好充分准备;五要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以免丢失。

“五不要”则提醒毕业生们:一不要过于挑剔工作机会;要向用人单位缴纳任何费用;要向展位外的任何人递交个人资料;四不要轻易接受不明情况的调查;五不要轻易被场外人员的诱惑所吸引。

毕业季的求职之路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只有通过充分了解和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并顺利融入职场大家庭中。通过学习并遵守这些建议和原则,毕业生们一定能够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顺利前行。

编辑:王向前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