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火的网络流行语

2025-04-2209:11:42创业资讯0

近日,各类年度流行语榜单如火如荼地发布着。就在12月2日,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权威地揭晓了“2019年十大网络用语”,其背后昭示了何种网络文化和时代变迁?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也发布了他们选定的“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咬文嚼字》作为以语言文字记录时代特征的知名刊物,也在2日公布了他们的“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

这些“流行语”仿佛一面镜子,让人们对2019年的有了更生动的了解。不同机构发布的流行语榜单不尽相同,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因素?为何这些机构如此热衷于发布流行语榜单呢?

流行语榜单的差异何来

时至岁末,各种年度盘点纷纷展开,其中年度流行语也是反映一年网络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近期,多家单位相继公布了年度网络词汇的评选结果。

这些网络流行语的评选是如何基于大数据进行的呢?余桂林,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辞书学会副秘书长,向记者解释道,其基本原理是依托语料库的大数据进行智能信息处理。这些语料库中存储的是在网络语言实际使用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包括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的语言数据。

谈及近期公布的流行语内容有同有异,余桂林表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些语料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广大网民网络语言生活的海量数据的一部分。在统计量的大小、技术手段、技术参数等方面会有所选择,因此出现不完全一致的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杨林成,《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认为,社交媒体的社群性是其最大特征。不同的社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不同机构评选出不同的流行语的原因之一。

据他观察,今年的三个流行语榜单中,共计30条流行语,但三榜一致的只有寥寥数条。这既与各家机构的观察角度、选条标准有关,也深刻反映了社群传播的特点。

为何扎堆公布网络词汇

对于多家单位纷纷公布年度网络词汇的现象,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专家余桂林认为,这从语言文字研究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好事情。这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语言来总结个人、单位、集体乃至、世界发生的事情,并使之得以记录和传播,这也体现了语言与人们生活经验之间的紧密联系。

什么样的流行语能入选

杨林成主编表示,《语言文字周报》在筛选流行语时,会遵循一定的原则。入选的条目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语文创造力,包含一定的辞趣。辞趣即语言文字在意思、声音、形体上所展现的风致和情韵。除了概念意义外,入选的条目还应携带一定的情感和情绪,风格上应轻松活泼、幽默诙谐。

在规范性方面,流行语的评选不能只考虑流行度,而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健康的语文生态建设。例如,基于谐音的热词、缩写拼音的字母词、没有必要的音译词以及方言词等一般不予收录。

在正面性方面,入选的条目应能反映当年民众的某种心态,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

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十大网络用语

包括“不忘初心”、“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而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选出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则包括“阿中”、“盘它(他)”等更具地方特色或源自特定文化的词汇。虽然具体内容各有侧重,但这些流行语的发布与传播都体现了当年人们生活的缩影与时代的变迁。

流行语榜单的发布与研究成为了年度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语言的体现,更是文化和时代变迁的镜子。以上信息来源均为千龙网。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