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方式:悲痛至极却坚韧不拔
拼音:bēi tòng zhì jí què jiān bù bā
结构解释:此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遭遇巨大的悲伤或磨难后,仍能以坚强的姿态站立,体现其内心坚韧不屈的品质。
近义词:悲壮坚强、痛彻心扉、愁眉苦脸
反义词:喜气洋洋、心情舒畅、欣欣向荣
释义:形容一个人在承受着深重的悲痛、痛苦或者磨难时,依旧能够挺直脊梁,坚韧地站立,不向命运低头。
例句:他的哀乐演奏得如此动情,仿佛他本人就是那个悲痛至极却坚韧不拔的人。他的表情,就像是悲痛已经深深地刻骨铭心,但依然站立在那里,不屈不挠。
用法:此词语可作谓语、定语或补语,常用于描绘一个人在经历磨难后仍能保持坚强的形象。
出处:此词语源自《新唐书》中的记载,描述了柿车车僧的英勇与悲壮。
典故:柿车车僧原是李广的后代,他才貌双全,但因时代变迁,落魄为僧。某日,他的仇家带人来寻仇,他毫不畏惧,坐在阵前唱诵,并以敌人的鲜血祭奠亲人。他的悲痛与坚强并存,这就是“悲痛至极却坚韧不拔”的由来。
寓意:此词语寓意着在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无法承受的痛苦时,人们应保持内心的坚强和勇敢,决不轻易屈服或放弃。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信念和决心,就能在逆境中获得力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