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社交媒体中,对联的爱好者众多,不论数量是否以千计,但至少也是成百上千的。自古以来,以文会友的风气盛行,通过像头条这样的平台发布自己创作的对联,得到网友们的评论和点赞,结交朋友,享受其中的乐趣,实为一件美事。
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许多对联的上下联被随意地贴上了标签,却没有严格遵循对联的撰写规则。实际上,哪一句应该作为上联,哪一句应该作为下联,是有严格规定的。
在这里,我不想从对联的内容相关性、因果关系以及横批的书写顺序等角度去深入探讨,仅从平仄格律的角度简单说一说。
过去,撰写对联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仄起平收”。这里的“平”,指的是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声(第一声)和阳平声(第二声);而“仄”,则指的是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仄起平收”的意思是说,上联的末字必须是“仄”声字,而下联的末字则必须用“平”声字。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创作对联时,就能知道哪一句更适合作为上联,哪一句更适合作为下联了。例如:
【上联】迎富贵、如意、吉祥
此句作为上联并不合适,因为它没有遵循“仄起”的规则。
【下联】纳福祉、财源广进
这样的下联与上联相配显然是不符合对联的撰写要求的。
各位师友们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期待您的高见!
(注:本文所提到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