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水中倒影难留痕"巧妙地用禅门故事暗示了放下的智慧。
"水中倒影"四字,暗含了《六祖坛经》中"心如台"的,与《五灯会元》中"静如止水"的深邃意蕴相应成趣。而"难留痕"三字则映衬了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的广阔天地和月如过眼云烟的意境,亦是梁楷《浣纱图》中所展示的领悟后超越世俗之境界。
下联"梦中繁花如烟逝"则描绘了破除执着、忘我入境的修行状态。
"梦中繁花"四字,让人想起《金刚经》中的"梦中修行"之喻,亦呼应了《心经》里关于人生无常、皆为幻象的观念。而"如烟逝"三字,既有着苏轼对人生的感悟"花落成殇,人事如烟",又显现了张孝祥所表达的内外俱净、了无牵挂的境界。这般境界,仿佛是牧溪《山林图》中万物归一、佛性流露的写照。
此联深深把握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佛法真谛:上联的"倒影难留痕"与下联的"繁花如烟逝",皆是对空性不执的中道领悟;梦中的"倒影"与花之得失的执念,最终都是修行的阶梯。在词句上,"水中"与"梦中"的虚幻相对,"倒影"与"繁花"的意象交替,恰似《心经》所指出的"五蕴皆空"。
整联将寒山诗中关于心如的智慧与弘一所倡导的内心圆满相融合,犹如一幅描绘佛教空观智慧的绝美画卷。
上联:水中倒影难留痕,
下联:心似莲花静待开。
此下联以莲花为喻,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等待智慧开放的过程。此句暗含了《法华经》中关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修行过程中内心清净、等待开悟时刻到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