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乡村味道,回味锅巴魅力
谁还记得农村那份焖饭时的锅巴情?金黄的锅巴,伴随着一碗醇厚的米汤,那是无上的美味。现如今,城市的繁华里,似乎已难觅这样正宗的锅巴了。尽管一些都市人或许曾品尝过电饭煲做的锅巴,但那与农村的锅巴比起来,那可谓是云泥之别。对于那些人来说,城市中的繁忙与喧嚣可能无法抹去他们心中对农村生活的深深怀念。
农村的锅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记得那时,农村的人们梦想着去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城市的居民则向往着农村的朴实与自然。而这道“锅巴肉片”便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城乡的情感。由于锅巴的制作费时费力,如今许多川菜馆已不再提供这道菜了。
事实上,锅巴做菜的历史在我国的清代便已经开始了。那时,乾隆皇帝品尝过锅巴菜肴后,更是赐名其为“天下菜”,至今这道菜仍然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这道锅巴肉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吃法也充满了乐趣。上菜时,服务员会手持盛有金炸好的锅巴菜盘的托盘,另一手拿着热汁汤碗,迅速将热汁浇在锅巴上,发出响亮的声音,这也是这道菜被叫做“堂响肉片”的原因。
此菜的独特之处在于锅巴的选料和炸锅巴的油温把控。四川的焖锅饭以其滋润的特性而闻名,而锅巴更是又脆又香。对于这道菜来说,选用的锅巴必须厚薄均匀、干透且无糊味。因为锅巴过厚不易炸透,过薄则容易炸焦;糊锅巴则会使菜品色深味苦;而不干的锅巴则不易炸酥。炸制时,油温要适中且油量要足够。只有这样,炸出的锅巴才会更加涨发大,浇上热鲜汤汁后吃起来才会更加酥脆、香鲜可口。
接下来是这道菜的原料准备:
主要原料包括大米锅巴250克、菌类(如青菌或其他种类)15克、猪腰柳肉190克、大葱15克、菜油500克(实际消耗约50克)、姜7克、蒜7克、玉兰片50克、猪油60克、干淀粉20克、生抽15克、清汤140克以及各种调味料如白糖、醋、盐、味精和料酒等。
制作步骤如下:
1. 将腰柳肉去白筋后,横着肉纹切片,越薄越好。
2. 用盐、料酒、干淀粉将切好的肉片腌制备用。
3. 将玉兰片、菌子切成与肉片大小相仿的薄片。
4. 大葱、姜、蒜切成薄片。
5. 准备好清汤和其他调味料,调制成汤汁备用。
6. 猪油烧至八成热后,炒散肉片,加入葱姜蒜、玉兰片、菌子翻炒均匀,再倒入汤汁,轻轻搅拌成汤汁肉片后装碗备用。
7. 锅巴需用手扳成五厘米大小的方块,用菜油烧沸后炸至金捞出(注意油温不要太高以免炸糊)。捞出时留一线沸油在盘底。
8. 将炒好的肉片汤与锅巴一同端上桌,先放好锅巴再淋上肉片汤,此时会发出“哗嚓”的声音。
这是一道具有四川糖醋风味的菜肴,肉片鲜嫩,锅巴香脆可口,酸甜适中。若想尝试制作的朋友需注意此菜并不简单易做要达到“哗嚓”脆响还需多加练习同时注意安全用火和油控制是关键以免发生意外。
总之回味那独特的锅巴味道与这道菜所承载的乡愁是我们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让我们一同用心感受这份独特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