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高从堦的半世纪海水淡化研究之路
人物专访
高从堦,生于1942年,浙江宁波人,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他长期致力于海水综合利用及膜分离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是我国膜分离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反渗透膜工程技术的重要推动者。他曾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和其他多项荣誉。
在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中,高从堦的名字被镌刻其中。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研制项目,推动了国外相关产品的价格下降。他还成功研制出海水淡化工程所需的反渗透组件,解决了海岛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如今,高从堦虽已年老,但仍活跃在膜技术研发的前沿。
勇攀科技高峰,攻克海水淡化难题
高从堦与膜技术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为应对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开始探索海水淡化技术。高从堦刚毕业便被委以重任,参与反渗透膜的研究与开发。当时物资匮乏,科研条件艰苦,但他们仍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研制出反渗透膜,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零突破。
此后,高从堦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难关,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组器。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推广应用,还使国外企业降低了相似产品的价格。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高从堦的坚定信念和团队的共同努力。
坚持英语攻关,拓宽国际视野
高从堦在科研过程中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于是下定决心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购买了一台收音机用于学习英语,并持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还学习了日语,为我国的膜技术研究提供了前沿信息。他曾在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并发表了多篇有关荷电膜研究的科研论文。他的国际化视野为团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历经半世纪研发,推动产业发展
经过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高从堦见证了膜分离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功研制出多种反渗透膜和复合膜,实现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自主可控。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还为全球的膜分离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分离膜生产国之一。
坚守一线,推动技术应用拓展
尽管年事已高,但高从堦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他带领团队不断拓展膜技术的应用场景,如空气净化器、血液透析仪等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膜技术的应用。他鼓励团队成员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共同推动膜技术的持续发展。他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这一事业中。
结语
高从堦的半世纪研究之路不仅为我国的海水淡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推动了我国膜分离产业的快速发展。他的科研精神和创新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像高从堦一样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