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形容流言蜚语的厉害

2025-04-2411:38:58创业资讯0

雷鸣之蚊

雷鸣之蚊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是众多蚊子时所发出的声音,如同雷声般巨大。此成语常用来比喻当坏话的人多了,会给他人带来极大的损害。它是一种兼语式表达,可作谓语。它也象征着众口,小恶积多可以成为大害。

据《汉书·中山靖王传》记载:“众人嗡嗡的声音能掩盖山声,许多蚊虫聚拢便似雷鸣般震耳。”这段历史描述了“雷鸣之蚊”成语的来源。

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强化,对诸侯国实施了削弱。这一举措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与忧虑。在一次宴会上,中山靖王刘胜深感不安。他担心如果大家不团结,而是相互猜忌,那么即使是微小的流言蜚语,在汇集起来后也能如雷鸣般震耳欲聋,从而兄弟间的情谊,甚至可能引发。

于是,他站起来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他引用了“雷鸣之蚊”的比喻来告诫在座的诸侯。他强调,即使是最微小的流言蜚语,如果任其扩散,也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足以彼此的信任,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刘胜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当时局势的一种警醒,也是对汉武帝的一种微妙提醒。他建议与诸侯之间应加强沟通,消除误解,共同维护的和平与稳定。

后来,“雷鸣之蚊”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众口的累积效应。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警惕微小问题的积累,避免它们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大问题。在面对各种声音时,人们应保持独立思考,不被情绪所左右。

对于那些关于他的不实传言,由于众人的不断传播和夸大其词,竟然如同“雷鸣之蚊”般严重影响了他的声誉。

近义词:

1. 众口铄金:指大众的力量强大到可以融化金属,比喻公众的可以混淆是非。

2. 积毁销骨:指不断的可以毁掉人的骨头,形容流言蜚语多了足以毁掉人的名誉。

3. 人言可畏:指人们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常用来形容对人的压力。

反义词:

1. 独步天下:形容一个人能力超群,无需他人协助便能成事,与“雷鸣之蚊”所强调的集体力量形成对比。

2. 微乎其微:形容事物极小或数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雷鸣之蚊”强调的微小事物汇聚成强大力量相反。

3. 众志成城:指大家齐心协力便能完成大事,强调团结的力量,与“雷鸣之蚊”所表达的集体效应相辅相成。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