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约兴建于1163年至1250年间,坐落在法国巴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端,是法兰西岛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它不仅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更集结了、文化、建筑艺术于一体。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巴黎圣母院以其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精美雕刻和绘画艺术而闻名于世,同时堂内还藏有13至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是古老巴黎的标志性建筑。1979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近800年的时间里,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法国的历史变迁,法兰西的每一次风风雨雨都在她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上,有一个类似井盖的“法国中心点”,当年法国国王就是从此处开始测量法国各地到巴黎的距离。
据传,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北钟楼墙上发现了一个希腊单词:命运。这个单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最终写下了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而藏于巴黎圣母院内的受难荆棘冠,更是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早在1302年,腓力四世在此召开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的重要决策。1430年,亨利六世在此加冕为王。1455年,派来的审判团为圣女贞德,了英国人给贞德定的“异端”名。拿破仑崛起后,结束了法国的混乱局面,并再次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修复。1802年,拿破仑在此举行了自己的加冕仪式,他亲自为约瑟芬加冕为皇后。在卢浮宫的德侬馆一层法国巨幅绘画厅中,有一幅巨大的“拿破仑加冕”画作,描绘的场景与巴黎圣母院当年的风貌几乎无异。
进入19世纪,法国建筑师欧仁·维奥莱-勒-杜克对进行了全面的整修。他重新诠释了的许多元素,包括那些石栏杆上的神魔精灵组成的虚幻世界。这些怪物面孔冷峻、神情怪异,俯瞰着脚下迷蒙的城市;还有一些精灵形象如鸟一般,却长着奇异的翅膀;它们隐现在各个角落里,若隐若现。这些石雕小精灵数百年来一直默默地守护在这里,思考着脚下那群巴黎人们的命运。
图解:一幅描绘巴黎圣母院内部构造的图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圣母院主殿翼部的两端都装饰有玫瑰花状的大圆窗,这些窗户上镶嵌着13世纪时制作的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沿着阁楼往上走,便能看见那座闻名遐迩的大钟——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男主角卡西莫多敲响的那座钟。这座钟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法国的历史变迁,希望它能在经历火灾后依然能继续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