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志的自觉性与决断力
意志的自觉性与决断力,皆关乎决策的生成与执行。
一、自觉性
自觉性,指个体对行动目标拥有深刻的认识,并明白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与行动方向。
举例:小李返家后即自发投身于学业之中,这便是自觉性的实际体现。相对的,易受外界意见影响、缺乏自主决策的意志品质为不具自觉性的表现;而固执己见、全然不听取他人意见的则为独断性。
二、决断力
决断力,是指个体能够明晰是非,并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而迅速的决策。
举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正体现了其迅速且合理的决断。与之相反的意志品质为犹豫不决与草率从事。犹豫不决者面对选择时常常迟疑不前,思考过度;草率从事则指快速作出决策,但往往缺乏深思熟虑。
二、意志的自制性与持久性
意志的自制性与持久性,主要关注于决策的执行与贯彻。
一、自制性
自制性,意味着在执行决策时能够自我约束,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坚持完成既定目标。
举例:古人所言“今日事,今日毕”,正是自制性的具体表现。相反的意志品质为放纵与胆怯。放纵指在执行决策时任由情绪支配,无法控制;胆怯则指在执行决策时过于拘谨,畏首畏尾。
二、持久性
持久性,即在执行决策过程中,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能坚持不懈,直至目标达成。这种品质是其他意志品质的综现。
举例: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的故事,都展示了持久性的力量。与之相对的意志品质为动摇性与顽固性。动摇性又称见异思迁,指在执行决策过程中无法持之以恒;顽固性则指在执行过程中过于坚持己见,即使事实已证明其错误。
意志的各品质在人的行为决策与执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并培养这些品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目标,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