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夸作文写得好句子

2025-04-2420:33:05创业资讯0

近日,一则来自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的初三学生张潇冉的短视频在《日报》上被转发,引发了百万网友的点赞热潮。视频中,她为全班同学朗读了自己所写的作文《旧轨回乡》。这段视频不仅在杭州引起了强烈反响,更在张潇冉的故乡内蒙古察布的官方账号上被转发,吸引了大量关注。

截至3月28日中午,这段视频已获得了超过17.9万次的点赞和7万余条评论。网友们纷纷表示,“一篇作文带火家乡”、“真是才华横溢”、“听完后让人泪目”。而视频的背后推手,竟是张潇冉的语文老师王。

王老师主理的视频账号“语文山水”,通过短视频展示了真实的课堂,传递了语文之美,目前已积累了超过1480万的粉丝。据王老师介绍,这是他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当开学后批改到张潇冉的这篇作文时,他的眼前一亮,同时也得知了张潇冉原来是内蒙古人。

作文中,寥寥数语便传达出对家乡的眷恋与时光流逝的怅惘。“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岁月模糊了记忆的细节,我用想象将它们一一勾勒”。这些文字仿佛让人坐上了那趟思念的列车,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张潇冉的作文之所以走红,恰恰契合了白居易提出的文学主张。在作文中,她回忆起儿时摇晃25小时的绿皮火车归乡情景,以及姥爷去世后再坐火车返乡时满溢的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这触动了网友们的心弦,让他们点赞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后真实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用心感悟。

这篇小作文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还无意中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铁轨两端的城市在变化,人们的心理距离也在变化。张潇冉一家的经历是几十年来人口流动的缩影,是“孔雀东南飞”的真实写照。这种乡愁是城镇化、工业化的缩影,亿万国人的流动带来了活力。

在当今社会,无数个像张潇冉一样的年轻人,求学、工作在异乡,乡愁成为他们维系故乡与亲人的情感纽带。这篇作文中的情感自然流露,变化不经意间展现出来,尽管文字无言,却深深地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乡愁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在“生活慢,车马稀”的时代,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在绿皮火车时代,乡愁是一段长长的铁轨;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乡愁成为了人们打拼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既推动个体前行,也是城乡建设的动力和价值的归依。

城市提供了更美好的生活,但人们仍然会怀念故乡和童年。这种情感不会因为物质的进步而消失,反而会在特定的时刻更加浓烈。这也提醒我们,在城乡建设、乡村振兴中要尽量留住乡愁记忆,让物质进步与乡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也许就是网友们期待读懂的“言外之意”。

(该文由原创新闻员所写)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